[实用新型]一种梯度加热的自动热封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23356.6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7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彭月明;王在磊;郝晓忠;魏月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研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53/06 | 分类号: | B65B53/0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封 控制装置 热缩材料 加热 处理装置 梯度加热 传送带 加热箱 热板 自动化生产线 超声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加热器 弧形支架 人工检测 实时检测 自动检测 控制管 多层 构建 热风 热缩 收缩 自动化 升高 递增 均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度加热的自动热封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箱、控制装置和传送带。每个加热箱内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其内部的加热温度,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管式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保证相邻加热箱的温度逐级递增,实现对热缩材料的梯度热封,并且随着温度的逐级升高,实现热缩材料由外到内多层之间的热封,通过逐层热风的方式提高了热封质量。并且,第一热板及第二热板连接的弧形支架,有利于工件周围温度的均衡,使热缩材料收缩均匀,传送带后方的超声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工件热缩后产生的气泡进行自动检测,克服了人工检测效率低,准确性差的问题。通过控制装置,实现了热封处理的自动化,有利于构建热封自动化生产线,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度加热的自动热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热缩材料热封设备一般为手持风枪或烤箱。无论哪种热封设备,在热封质量、施工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有其无法弥补的缺陷。同时,两种热封设备本身不自带热封质量检验装置,基本是靠人工眼观或经验进行检验,效率低,质量不可靠。
手持风枪热封热缩材料不但效率低,加热温度不均匀,而且还极易造成热封质量不稳定,同时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非常高,不利于降低人工成本。
烤箱一般为构件整体加热,多用于简单构件单层热缩材料热封。热封过程中因为没有梯度加热,热缩材料内部容易产生气泡,降低绝缘和防水性能。鉴于以上特征烤箱对于复杂构件多层热封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鉴于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加之近年热封技术的不断提高,为生产用于构件接头或表面的绝缘处理设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热缩材料逐层热封且成品率高的一种梯度加热的自动热封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梯度加热的自动热封处理装置,包括加热箱、控制装置和水平向设置并由旋转电机驱动往复运转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加热箱,沿传送带的前进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加热箱包括温度传感器、相对设置于传送带上、下两端的第一热板及第二热板,所述的第一热板及第二热板均连接固定在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的第一热板及第二热板之间具有间隙式的加热腔,所述的第一热板及第二热板相对的板面上设置有两个开口相对的弧形支架,所述的弧形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沿传送带宽度方向布置的管式加热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加热腔内并与第一热板固定;
所述的传送带上方还设有超声检测装置,所述的超声检测装置设置在传送带末端;
控制装置,其信号输入端有超声检测装置及温度传感器,其信号输出端有管式加热器及旋转电机。
所述的加热箱外罩设有热风幕装置,所述的热风幕装置包括均呈U形结构且内部中空的上风罩及下风罩,所述的上风罩与下风罩关于传送带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的上风罩的下端延伸至第一热板的下方,所述的下风罩上端延伸至第二热板的上方,所述的上风罩上端设置有向其内腔送风,且送风方向自上而下的上风机,所述的下风罩下端设置有向其外部送风,且送风方向自上而下的下风机。
所述的下风机的出风端连接有回收管路的入口端,所述的回收管路的出口端分别穿过第一热板及第二热板内并延伸至对应的弧形支架处。
所述的下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吸附层。
所述的加热箱一侧设置有透明材质的观察窗。
所述的传送带上设置有工件定位装置,包括呈M形的固定夹及分别设置在呈M形的固定夹前后两侧的U形卡槽和齿形卡槽。
所述的控制装置为基于PLC编程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研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建研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3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