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识别针筒的高压注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3213.5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3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申(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5 | 分类号: | A61M5/145;A61M5/00;A61M5/5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周敏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筒 高压注射 系统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 自动识别 识别码 医护 推杆 工作难度 工作效率 驱动机构 药液管路 自动检测 匹配性 使用率 防伪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识别针筒的高压注射系统,包括药液管路、针筒、推杆、驱动机构、系统控制单元、识别码、扫码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识别码和扫码模块,只需要操作人员将针筒安装在设备上,系统控制单元能够自动检测针筒的匹配性以及针筒是否安装到位,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压力,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升了高压注射系统的使用率,提高了医药的效率,另外能够实现针筒防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自动识别针筒的高压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注射系统是一种用于造影检查时进行造影剂注射的注射器,通过按照设定的程序注射造影剂以增强组织对比度,提高病变分辨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现有基于针筒的高压注射系统的操作步骤是:把针筒安装到高压注射器上;将吸药管一端插入针筒的前端;将吸药管另一端插入药液容器内;通过按键控制高压注射器的推杆拉动针筒活塞将药液吸入针筒内;系统自动判别针筒中是否残留空气并将其排尽;连接病人进行试注射及按设置的程序自动注射。以上操作过程中,对每个病人做检查时,都由操作人员放置或者更换针筒,操作人员一般凭借经验来判断针筒安装是否到位,但是,当针筒和高压注射器之间存在灰尘等杂物时,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判断失误,从而造成注射过程中针筒与高压注射器分离的风险;同时使得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不利于医护人员身心健康,也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识别针筒是否安装到位的高压注射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识别针筒的高压注射系统,包括药液管路、与所述的药液管路的一端相连接的针筒、与所述的针筒相滑动连接用于吸液和注射的推杆、与所述的推杆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推杆运动的驱动机构、与所述的驱动机构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的驱动机构工作的系统控制单元,所述的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针筒上的识别码、能够识别所述的识别码的扫码模块,所述的扫码模块与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相连接且能够将信息反馈给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当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收到的所述的扫码模块的反馈信息和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内预先设置的信息一致时,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驱动机构工作;当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收到的所述的扫码模块的反馈信息和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内预先设置的信息不一致时,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阻止所述的驱动机构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收到的所述的扫码模块的反馈信息包括未扫中识别码的信息和/或识别的识别码的信息;若扫码模块未扫中识别码,则扫码模块反馈的信息必然与系统控制单元内预先设置的信息不一致;若扫码模块扫中识别码,但该针筒与设备不匹配,则扫码模块反馈的信息与系统控制单元内预先设置的信息不一致,若针筒与设备匹配,则扫码模块反馈的信息与系统控制单元内预先设置的信息一致。
当扫码模块未扫中识别码时,扫码模块将该信息反馈至系统控制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判断针筒未安装到位并阻止驱动机构工作。
进一步地,当扫码模块扫中识别码并将识别码的信息反馈至系统控制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判断收到的识别码信息与预先设置的信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系统控制单元判断针筒与设备不匹配,提醒更换针筒并阻止驱动机构工作。从而能够起到针筒防伪以及防止针筒混用的风险。
优选地,所述的高压注射系统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的针筒的安装机构,所述的扫码模块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扫码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安装机构以外的地方,只要能够对针筒上的识别码进行识别即可,优选地,所述的扫码模块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机构包括针筒夹头,所述的针筒与所述的针筒夹头相可拆卸地连接。
具体地,所述的识别码包括一维码、二维码或万维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申(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申(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3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量泵管标识装置
- 下一篇:动静脉留置针真空采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