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刷架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23190.8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4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方绍林;贝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冠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14 | 分类号: | H02K5/14 |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组件 碳刷组件 刷架 电感元件 接线片 碳刷 本实用新型 匹配连接 圆形阵列 架组件 碳刷套 种刷 间隔分布 减少材料 装配方便 轴心线 紧凑 背面 贯通 配套 | ||
1.一种刷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架组件包括刷架(1)、碳刷组件(2)及电感组件(3);所述碳刷组件(2)包括碳刷(21)及碳刷套(22),所述碳刷(21)匹配套接于碳刷套(22)内;所述电感组件(3)包括接线片(31)及电感元件(32);碳刷组件(2)及电感组件(3)各有两个,该两个碳刷组件(2)及两个电感组件(3)以刷架(1)的轴心线为轴心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于刷架(1)的同一个端面上,且碳刷组件(2)及电感组件(3)在圆形阵列中未交叉间隔分布;所述两个电感元件(32)的一端分别与其同一个电感组件(3)中的接线片(31)相匹配连接,该两个电感元件(32)的另一端分别匹配连接一个碳刷(21);两个接线片(31)的一端贯通刷架(1)的端面并从刷架(1)的背面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架(1)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与之一体连接且径向对称分布的碳刷安装座(11),该两个碳刷安装座(11)上各设置一个与碳刷组件(2)相匹配的碳刷组件安装孔(111),该两个碳刷组件安装孔(111)在刷架(1)的端面上也呈径向对称分布;刷架(1)的端面上还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弧形挡板(12),该两个弧形挡板(12)与两个碳刷安装座(11)一起围成一个封闭式环状结构,该封闭式环状结构把刷架(1)的端面分割成一个中间孔(13)及一个环形槽(14);所述两个电感组件(3)与两个碳刷安装座(11)均匀分布于环形槽(14)内,碳刷组件安装孔(111)匹配贯通中间孔(13);两个碳刷安装座(11)的单侧各设置有一个相互对称的第一出线槽(112),该第一出线槽(112)匹配贯通碳刷组件安装孔(111)及环形槽(14);碳刷套(22)的单侧设置有一个与第一出线槽(112)相匹配对应的第二出线槽(221);匹配套接于碳刷套(22)内的碳刷(21)的接线头依次通过第二出线槽(221)及第一出线槽(112)后在环形槽(14)内与相邻的电感元件(32)相匹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套(22) 的单侧面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凸起(222),所述碳刷组件安装孔(111)内也设置有一个与定位凸起(222)相匹配的定位凹槽;所述碳刷组件(2)插入碳刷组件安装孔(111)内后通过定位凸起(222)及与之相匹配的定位凹槽相互间的定位卡接来实现定位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套(22)朝外的开口端的单边上设置有一个可折弯的弹簧挡板(223),所述弹簧挡板(223)折弯后匹配覆盖碳刷套(22)的开口端;碳刷组件(2)的碳刷弹簧匹配安装于折弯后的弹簧挡板(223)与碳刷(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刷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套(22)朝外的开口端与弹簧挡板(223)对称的单边上设置有一个可折弯的卡板(224),弹簧挡板(223)的末端开设有与卡板(224)相匹配的卡槽(2231);当弹簧挡板(223)折弯后,卡板(224)折弯卡扣于卡槽(2231)上并覆盖在弹簧挡板(2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刷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挡板(223)及卡板(224)两者的折弯部的连接处都设置为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冠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冠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31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水出风罩的油田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高散热性能的刷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