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背光源灯口导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2715.6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7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灶全;王洪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晶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槽 直插 灯口 胶水 灯槽 灯罩 导光板 入光面 报废 本实用新型 导流槽结构 产品品质 灯槽内壁 内部设置 背光源 不良率 出光面 上端 进胶 下端 支架 储存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源灯口导流槽,包括导光板、灯槽、导流槽、直插灯、灯罩,所述导光板上端设置有所述灯槽,所述灯槽内壁设置有所述导流槽,所述灯槽下面设置有入光面,所述灯槽上方设置有所述直插灯,所述直插灯外面设置有所述灯罩,所述灯罩外面设置有胶水,所述直插灯下端设置有出光面,所述直插灯内部设置有LED灯管,所述LED灯管上面设置有支架。有益效果在于:该LED背光源灯口导流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该LED背光源灯口导流槽设置有导流槽,来储存直插灯上多余的胶水,避免装灯时胶水过多,导致多余胶水流入入光面,造成背光源的报废不良,该LED背光源灯口导流槽大大降低了进胶不良率,节约了报废成本,提高了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背光源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背光源灯口导流槽。
背景技术
LED背光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用超小型钨丝灯作为飞机仪表的背光源。这是背光源发展的初始阶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LED背光源已经成为电子独立学科,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热点。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借助LED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LED背光源性能的好坏除了会直接影响LCD显像质量外,LED背光源的成本占LCD模块的3-5%,所消耗的电力更占模块的75%,可说是LCD模块中相当重要的零组件。高精细、大尺寸的LCD,必须有高性能的背光技术与之配合,因此当LCD产业努力开拓新应用领域的同时,背光技术的高性能化(如高亮度化、低成本化、低耗电化、轻薄化等)亦扮演着幕后功臣的角色。LED背光源的使用寿命比EL长(超过5000小时),且使用直流电压,通常应用于小型的单色显示器,比如电话、遥控器、微波炉、空调、仪器仪表、立体声音频设备等。但是,其亮度目前也不足以为大型透射式显示器提供背面光源。LED背光源与CCFL背光源在结构上基本是一致的,其中主要的区别在于LED是点光源,而CCFL是线光源。目前的LED背光源直插灯装灯时,一般方法是将直插灯浸入胶水中,使灯身均匀粘附一层胶水,然后再插入灯口内。为防止胶水太多,一般采用胶水杯边缘挂胶,或者通过布碎洗掉部分胶水来实现,但是现有方法仍然不能彻底解决胶水过多,导致沿灯口膜片流入发光区域,导致不良报废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LED背光源灯口导流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胶水过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LED背光源灯口导流槽,包括导光板、灯槽、导流槽、直插灯、灯罩,所述导光板上端设置有所述灯槽,所述灯槽内壁设置有所述导流槽,所述灯槽下面设置有入光面,所述灯槽上方设置有所述直插灯,所述直插灯外面设置有所述灯罩,所述灯罩外面设置有胶水,所述直插灯下端设置有出光面,所述直插灯内部设置有LED灯管,所述LED灯管上面设置有支架,所述LED灯管一侧设置有金线,所述直插灯上面设置有银胶,所述导光板前面设置有反光膜,所述导光板后面设置有散光膜,所述散光膜后面设置有保护膜。
进一步设置:所述灯槽与所述导光板一体成型,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导光板一体成型。
如此设置,所述灯槽可以将所述直插灯插到里面,所述导流槽在所述灯槽内壁设置有四个,所述反光膜、所述散光膜和所述灯槽会将多余的所述胶水挤入所述导流槽内,避免了所述胶水向下流,进入所述入光面。
进一步设置: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导光板一体成型,所述直插灯与所述灯罩通过粘胶连接。
如此设置,所述入光面可以用来接收所述LED灯管发出的光,所述灯罩起到支撑保护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直插灯与所述出光面一体成型,所述直插灯与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胶水粘接。
如此设置,所述LED灯管发出的光从所述出光面散出,所述胶水可以提高密封性,连接效果好。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灯罩焊接,所述支架与所述LED灯管通过卡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晶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晶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2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 下一篇:集成触控功能的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