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2449.7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5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兰芳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带 吸能 直线段 竖直 折边 溃缩 过渡圆弧段 弧形折弯 水平折边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 宽度相等 滑动 卷曲 过渡圆弧 平滑连接 向上拱起 向下弯折 依次减小 折弯变形 平顺 翻折 下端 向内 平行 变形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该吸能钢带具有直线段,直线段的前端通过过渡圆弧段与弧形折弯段平滑连接,弧形折弯段向上拱起后向下弯折连接竖直折边,竖直折边的下端向内翻折连接水平折边,直线段与水平折边平行,竖直折边和水平折边的宽度相等,直线段和过渡圆弧段的宽度相等,弧形折弯段、直线段和竖直折边的宽度依次减小。在本实用新型中,过渡圆弧段设置更大的过渡圆弧,使吸能钢带能够平顺的卷曲滑动,减少了溃缩过程中溃缩力的波动;在吸能钢带的起始位置减少料宽且做成竖直折边,使溃缩起始使吸能钢带只发生折弯变形,不产生卷曲滑动变形,从而降低吸能钢带溃缩力起始值,提高乘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转向系统中的管柱吸能钢带,该吸能钢带的作用是在整车碰撞时提供溃缩力,减少碰撞对乘员的伤害。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吸能钢带在溃缩过程中所提供的溃缩力不足,力值不稳定且波动较大,不能满足主机厂及国家法规对碰撞溃缩吸能的要求,使得乘员安全受到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能够在溃缩过程中提供足够且稳定的溃缩力,减小碰撞时对乘员的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所述吸能钢带具有依次相连的直线段、过渡圆弧段、弧形折弯段、竖直折边和水平折边,直线段的前端通过过渡圆弧段与弧形折弯段平滑连接,弧形折弯段向上拱起后向下弯折连接竖直折边,竖直折边的下端向内翻折连接水平折边,其中,直线段与水平折边平行,竖直折边和水平折边的宽度相等,直线段和过渡圆弧段的宽度相等,且直线段的宽度大于竖直折边的宽度,弧形折弯段的宽度大于直线段的跨度。
优选地,在所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中,所述吸能钢带的厚度为1.2mm。
优选地,在所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中,所述直线段和过渡圆弧段的宽度为6mm,弧形折弯段的宽度为8mm,竖直折边和水平折边的宽度为4mm。
优选地,在所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中,所述弧形折弯段的曲率半径大于过渡圆弧段的曲率半径。
优选地,在所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中,所述弧形折弯段的曲率半径为26mm,过渡圆弧段的曲率半径为13mm。
优选地,在所述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中,所述弧形折弯段的弧度大于过渡圆弧段的弧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过渡圆弧段设置更大的过渡圆弧,使吸能钢带能够平顺的卷曲滑动,减少了溃缩过程中溃缩力的波动;在吸能钢带的起始位置减少料宽且做成竖直折边,使溃缩起始使吸能钢带只发生折弯变形,不产生卷曲滑动变形,从而降低吸能钢带溃缩力起始值,提高乘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吸能钢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吸能钢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吸能钢带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吸能钢带起始端安装在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直线段、2-过渡圆弧段、3-弧形折弯段、4-竖直折边、5-水平折边、6-上支架、7-下支架、8-压板、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吸能钢带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天合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2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