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蒸发器、空调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1895.6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0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远;王浩杰;赵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蒸发器 滴水管 蒸发器壳体 空调系统 蒸发器芯体 汽车 空调 本实用新型 填充物 降温性能 蒸发器壳 出风口 进风口 车体 减小 涉水 透水 积水 体内 路段 伸出 概率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蒸发器、空调系统及汽车,所述空调系统和汽车包括上述空调蒸发器,该空调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蒸发器芯体和滴水管,所述蒸发器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蒸发器芯体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壳体内,所述滴水管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壳体的底部,所述滴水管的末端伸出车体,所述滴水管内设置有透水填充物。应用该空调蒸发器的汽车在经过涉水路段时,外界积水无法经滴水管倒灌入空调箱内,减小了空调降温性能受到影响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蒸发器、空调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是采用人工制冷、制热、通风等方法,调节室内的温度和空气洁净度等参数指标,从而为人们创造清新舒适的乘车环境的设备。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干燥储液器及管路等组成。
汽车空调制冷过程中,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流经蒸发器的空气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吹出冷风产生制冷效果,由于蒸发器芯体温度比较低,当车内的空气经过换热片冷却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会产生冷凝水,为了避免冷凝水进入车内,汽车车体上一般设计有滴水管,将冷凝水从车内引流到车外,为了避免冷凝水引起汽车底盘、车架等结构锈蚀,一般滴水管会避开汽车底盘、车架等结构,滴水管会直接从车体引出从而将冷凝水滴到地面上。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车辆的使用环境复杂多变,在多雨的季节,经常会出现积水的路段,汽车会有涉水行驶的工况,由于滴水管在地面积水与空调箱之间形成通道,可能出现积水倒流入空调箱,甚至进入车内的情况,不仅影响空调降温性能,还可能损坏车内零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蒸发器、空调系统及汽车,应用该空调蒸发器的汽车在经过涉水路段时,外界积水不能经蒸发器壳体进入空调箱内,减小了空调降温性能因外界积水进入而受到影响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蒸发器,应用于汽车,包括蒸发器壳体、蒸发器芯体和滴水管,所述蒸发器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蒸发器芯体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壳体内;
所述滴水管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壳体的底部,所述滴水管的末端伸出车体,所述滴水管内设置有透水填充物,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在制冷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蒸发器内遇冷凝结会产生冷凝水,当汽车在非涉水路面时,利用虹吸效应,冷凝水经滴水管内的填充物从车体流出到地面上,当汽车进入涉水路面时,由于车辆经过涉水路段的时间较短,外界水面到达滴水管口时,水流量大,流速高,由于滴水管内设置有填充物,路面的积水被填充物阻碍,无法倒灌入空调箱内,避免了空调箱内元件的损坏,保证了空调的降温性能。
如上所述空调蒸发器,所述填充物为微开孔结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抵接所述滴水管的内壁。
如上所述空调蒸发器,所述填充物为海绵。
如上所述空调蒸发器,所述填充物的设置位置为自所述蒸发器壳体与所述滴水管的连接端延伸至所述滴水管的中部。
如上所述空调蒸发器,所述滴水管为橡胶管。
如上所述空调蒸发器,所述橡胶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填充物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填充物在所述定位槽内处于压缩状态。
如上所述空调蒸发器,所述填充物设置在所述滴水管的末端。
如上所述空调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漏斗状的集水腔,所述滴水管设置于所述集水腔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空调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空调蒸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18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