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治桃红颈天牛的捕杀工具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920487.9 申请日: 2018-06-13
公开(公告)号: CN208387698U 公开(公告)日: 2019-01-18
发明(设计)人: 邱晓红;熊凯凡;杨鹤同;陈雅婷;刘叶琼;朱友理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A01M5/02 分类号: A01M5/02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吴飞
地址: 2124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捕杀 虫卵 捕杀器 幼虫 本实用新型 桃红颈天牛 天牛成虫 铲除 把手 羽化 人员工作效率 可拆卸连接 成虫 杀虫效果 树干基部 天牛幼虫 一体多用 自由选择 皮层 刚性钩 可拆卸 韧皮部 防治 钩杆 杀卵 树体 树皮 组装 捕捉 田间 携带 灵活 伤害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治桃红颈天牛的捕杀工具,包括刚性把手、刚性钩杆以及综合捕杀器或虫卵铲除器,钩杆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综合捕杀器或虫卵铲除器可拆卸连接,其中,综合捕杀器用于钩开树皮、捕杀在树干基部羽化的天牛成虫以及在木栓层、皮层或韧皮部危害的天牛幼虫,虫卵铲除器用于捕杀天牛成虫所产的卵。本实用新型的捕杀工具一体多用,功能全面,能够实现捕捉成虫、击杀卵和初孵幼虫以及钩杀幼虫的多种功能;而且,各部件可拆卸和组装,方便携带,在田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便于灵活操作,可有效提高操作人员工作效率;另外,捕杀幼虫和卵时对树体的伤害较小,能最大作用的发挥杀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害虫捕杀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防治桃红颈天牛的捕杀工具。

背景技术

桃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危害桃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在长势衰弱的桃树上危害状明显,特别是盛果期以后的成龄果树受害更为严重,由于其危害隐蔽,防治困难,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其受害特点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受害桃树树干中空,树势衰弱;二是主干韧皮部被幼虫蛀食致整株树木死亡;三是侧枝木质部被蛀空或幼虫蛀食后被木腐菌侵染而遭风折。

目前对桃树桃红颈天牛常见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刮除高龄树的粗糙树皮及翘皮防止桃红颈天牛产卵;二是人工捕杀,具体措施包括捕捉成虫、击杀卵和初孵幼虫、钩杀幼虫等;三是利用桃红颈天牛成虫的趋化性,在桃园设置糖醋液进行诱杀,但多数研究表明对桃红颈天牛的控制效果较差;四是用塑料膜包扎树干和主枝基部,或对树干和大枝涂白阻止桃红颈天牛成虫产卵;五是生物防治,具体措施包括利用病原线虫、病原真菌或释放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生物防治尚处于起步阶段,天敌昆虫、病线虫的相关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易受环境条件影响,防治效果不稳定,作用缓慢,成本较高;六是化学防治,如农药堵洞、熏蒸等。

生产实践中果农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和人工捕杀。化学防治如农药堵洞、熏蒸、打孔注药或药泥涂抹防治幼虫等,该方法虽然防治效果不错,但是方法复杂,且所使用的农药对施药人员的毒性很大,且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存在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危害人类健康等问题,容易破坏果园的生态群落的稳定性。

因此,人工捕杀成为目前防治桃红颈天牛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目前所用的捕杀工具主要为铁丝、弹簧钩杀丝和刀具等,功能单一,操作起来针对桃红颈天牛不同危害特点仍有缺陷,不能高效杀灭多种类型危害下的天牛,针对不同的害状,常常需要果农携带几种工具才能解决问题,不能协调起来灵活应用。

而且,果农常用的钩杀幼虫的铁丝其长度较短,没有韧性,一旦桃红颈天牛幼虫蛀入木质部,在其中形成纵横交错不规则的虫道时,若用没有韧性的较短的针状的钢丝很难达到杀灭幼虫的目的;果农所用的刀具主要使用在低龄幼虫在韧皮部危害,尚未蛀入木质部时使用,但这种工具对树体伤害较大,往往需要撬开较大面积才能找到危害的幼虫;果农所使用的弹簧钩杀丝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操作起来不方便,也不利于随身携带;果农所使用的螺旋式捕杀头虽然便于携带,但是功能单一,仅仅用于捕杀蛀孔较深的天牛幼虫。另外,生产实践中上对于在桃红颈天牛高峰期后碰到的产卵痕时,一般用刀具刮除或木槌击杀卵粒,对树体伤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常用的人工捕杀工具存在的功能单一、操作不方便、效果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治桃红颈天牛的捕杀工具。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治桃红颈天牛的捕杀工具,包括刚性的把手、刚性的钩杆以及综合捕杀器或虫卵铲除器,钩杆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综合捕杀器或虫卵铲除器可拆卸连接,其中,综合捕杀器用于钩开树皮、捕杀在树干基部羽化的天牛成虫以及在木栓层、皮层或韧皮部危害的天牛幼虫,虫卵铲除器用于捕杀天牛成虫所产的卵。把手、钩杆均为刚性,不易弯折,与现有的铁丝相比,操作方便、且操作方向稳定,捕杀效果好、成功率高,其下部可针对危害情况连接综合捕杀器或虫卵铲除器,实现捕杀幼虫或铲除虫卵的功能。

其中,把手与钩杆垂直固定,可方便操作者使力、直击捕杀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0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