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19504.7 | 申请日: | 2018-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8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李伟;徐晓祥;刘伟连;郑怡;水为康;李永龙;易雪;储良鑫;李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37/00 | 分类号: | B60K3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副仪表板 仪表板 本实用新型 配合结构 定位槽 不均匀 阶差 尺寸精度要求 配合 结构控制 螺丝固定 有效控制 直接配合 间隙面 配合处 嵌入 和面 装配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以解决副仪表板和仪表板配合处间隙不均匀,阶差不均匀,配合质量难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包括副仪表板与仪表板,副仪表板与仪表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仪表板在对应副仪表板的位置设有定位槽,所述副仪表板的前端嵌入到定位槽内。通过定位槽,可以把副仪表板和仪表板的配合由表面的对接变成了“隐藏”的概念,隐藏了直接配合的缝隙,这样,两者配合的间隙和面差都隐藏了,并且在内部通过结构控制住了,实现了间隙看不到,阶差有效控制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对尺寸精度要求比较低,具有装配简单、方便,对间隙面差控制可靠的优点,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和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的仪表板系统,具体涉及到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美观,副仪表板和仪表板都是流线型造型,副仪表板和仪表板的配合结构采用直接对接配合的方式,利用卡子和螺钉固定,由于配合缝隙较长,且受安装精度影响,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间隙面差较难控制,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采用副仪表板和仪表板直接对接固定,间隙和面差都在视野面上,周边采用螺钉固定,当出现精度不高或者装配不到位的情况下,往往就会出现间隙不一致,上大下小,阶差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以解决副仪表板和仪表板配合处间隙不均匀,阶差不均匀,配合质量难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包括副仪表板与仪表板,副仪表板与仪表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关键在于所述仪表板在对应副仪表板的位置设有定位槽,所述副仪表板的前端嵌入到定位槽内。通过定位槽,可以把副仪表板和仪表板的配合由表面的对接变成了“隐藏”的概念,隐藏了直接配合的缝隙,这样,两者配合的间隙和面差都隐藏了,并且在内部通过结构控制住了,实现了间隙看不到,阶差有效控制的效果。
为方便安装,所述定位槽的开口方向正对副仪表板的安装方向,在装配副仪表板时,只需要先把副仪表板沿XZ方向向前向下安装,待副仪表板接触到仪表板时,沿X向向前推副仪表板,确保副仪表板的前端嵌入到定位槽内,最后再锁紧螺钉,完成安装。上述螺丝可以防止副仪表板相对于仪表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板在定位槽的一侧或者两侧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对应侧的定位槽槽壁形成弹力供给槽,所述弹力供给槽的开口方向与定位槽的开口方向相反。上述弹力供给槽向定位槽的槽壁施加一个朝向定位槽内部的作用力,可以将副仪表板夹紧在定位槽内,减少定位槽与副仪表板之间的间隙,提高美观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的两侧槽壁设有渐缩状的引导结构,以方便副仪表板对准并嵌入到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对尺寸精度要求比较低,具有装配简单、方便,对间隙面差控制可靠的优点,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
图2是实施例1的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
图3、4是实施例1的副仪表板的装配过程示意图(箭头为副仪表板的安装方向)。
图5是实施例2的副仪表板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箭头为副仪表板的安装方向)。
附图标示:1、仪表板;11、定位槽;12、弹力供给槽;13、引导结构;2、副仪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9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