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吸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8300.1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4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孟超;马芙蓉;李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郑永胜;耿超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球囊 痰液收集管 开口 吸痰装置 单向阀 连接管 开口流体 吸头 连通 多次使用 堵塞件 可拆卸 可挤压 管体 排出 吸入 携带 | ||
1.一种便携式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可挤压的弹性球囊(1)、连接管(2)、痰液收集管(3)、吸头(4)和单向阀(5),所述弹性球囊(1)的容积大于所述痰液收集管(3)的容积,所述弹性球囊(1)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痰液收集管(3)设置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单向阀(5)连接所述弹性球囊(1)的第一开口并使弹性球囊(1)通过所述单向阀(5)仅能将弹性球囊(1)中的气体排出而不能吸入,所述弹性球囊(1)的第二开口通过连接管(2)与所述痰液收集管(3)的第三开口流体连通,所述弹性球囊(1)与所述连接管(2)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痰液收集管(3)的第四开口流体连通所述吸头(4),所述痰液收集管(3)包括管体(31)和设置于所述管体(31)内部用于在痰液充满管体(31)时堵塞第三开口的堵塞件(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开口的直径,所述堵塞件(32)为片状结构且直径小于所述管体(31)的内径而大于所述第三开口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1)的内壁向内凸出有长条形的导向条(33),所述导向条(33)平行于所述管体(31)的轴向延伸,所述堵塞件(32)上开设有用于嵌入所述导向条(33)的开槽(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33)为间隔设置的多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件(32)包括内圆片(321)和同轴套设在内圆片(321)外周的外圆片(322),所述内圆片(321)的厚度大于外圆片(322)的厚度,所述外圆片(322)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口(32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1)通过第一缩径管(6)与所述连接管(2)相连,所述第一缩径管(6)的内径从所述管体(31)向所述连接管(2)逐渐缩小;所述管体(31)通过第二缩径管(7)与所述吸头(4)相连,所述第二缩径管(7)的内径从所述管体(31)向所述吸头(4)逐渐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头(4)远离所述痰液收集管(3)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吸痰的吸痰孔(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5)包括连接所述弹性球囊(1)的第一盖体(51)、盖合在所述第一盖体(51)上的第二盖体(5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盖体(51)和第二盖体(52)之间的单向瓣膜(53),所述第一盖体(51)设置有流体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的进气管(511),所述第二盖体(52)设置有流体连通外界的出气管(521),所述单向瓣膜(53)夹在所述进气管(511)和出气管(521)之间以使气体仅从进气管(511)向出气管(521)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瓣膜(53)包括用于夹在进气管(511)和出气管(521)之间的固定圈(531)和从所述固定圈(531)内侧凸起的柔性囊袋(532),所述柔性囊袋(532)上设置有长条形开口(533),所述柔性囊袋(532)位于所述出气管(52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83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痰管
- 下一篇:一种腹腔镜转向吸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