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式反应釜真空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7907.8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4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梁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华博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3/04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黄绍彬;詹仲国 |
地址: | 528143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中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真空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比例控制阀 简易式 真空泵 气管 控制真空度 开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式反应釜真空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反应釜连接的真空泵、连接于真空泵与反应釜之间的气管,气管上设置有比例控制阀,通过调节比例控制阀的开度来控制真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反应釜的真空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从开始的进料-反应-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应步骤,对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应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行严格的调控。反应釜一般外接有真空泵,用于调节反应釜内的真空度,但目前,它一般是通过调节空气的进入来调节真空度的,操作复杂,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调节方便的简易式反应釜真空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简易式反应釜真空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反应釜连接的真空泵、连接于真空泵与反应釜之间的气管,气管上设置有比例控制阀,通过调节比例控制阀的开度来控制真空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及其内设置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电机装置、立向设置在釜体内的搅拌杆,搅拌杆位于液体盘管的中部,电机装置设置在釜体的上部,连接驱动搅拌杆。
进一步地,釜体的侧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空心夹套,至少两组空心夹套中至少有一组空心夹套内填充有导热油,至少有一组空心夹套内填充有冷却液,填充导热油的空心夹套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导热油进、出口,填充冷却液的空心夹套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液进、出口;釜体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组液体盘管,至少两组液体盘管中至少有一组液体盘管内填充有导热油,至少有一组液体盘管内填充有冷却液,釜体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与液体盘管对应的进、出水口,使得釜体的内外可以同时升温、同时降温。
所述冷却液采用冷却水的形式,液体盘管绕釜体的中心线盘旋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连接于真空泵与反应釜之间的气管上设置比例控制阀,通过调节比例控制阀的开度来控制真空度,操作简单方便。
2、釜体的侧部设置至少两组空心夹套,至少两组空心夹套中至少有一组空心夹套内填充有导热油,至少有一组空心夹套内填充有冷却液,使得釜体的内外可以同时升温、同时降温,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釜 1-1、釜体 1-2、搅拌机构 2、真空泵 3、气管 4、比例控制阀 5、空心夹套 6、空心夹套 7、液体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易式反应釜真空度控制装置,它包括与反应釜1连接的真空泵2、连接于真空泵与反应釜之间的气管3,气管上设置有比例控制阀4,通过调节比例控制阀的开度来控制真空度。反应釜1包括釜体1-1及其内设置的搅拌机构1-2,搅拌机构包括电机装置、立向设置在釜体内的搅拌杆,搅拌杆位于液体盘管的中部,电机装置设置在釜体的上部,连接驱动搅拌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华博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华博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7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沥青改性专用树脂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安全节能的热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