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7416.3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0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常青;王波;安东辉;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士特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9;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芯 支撑件 分隔部 电缆 低烟无卤阻燃电线 本实用新型 环形中心部 轨道交通 辐射状延伸 不易变形 传输性能 定位作用 径向向外 绝缘性能 耐热性能 屏蔽作用 填充材料 外护套层 总屏蔽层 阻燃性能 氯化氢 阻燃层 填充 烟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包括支撑件、若干缆芯、以及依次包裹在支撑件和若干缆芯外的总屏蔽层、阻燃层和外护套层;支撑件包括环形中心部以及由环形中心部径向向外呈辐射状延伸分布的分隔部,分隔部的数量与缆芯的数量相同,且相邻两个分隔部之间均设置有一缆芯,并且缆芯与所述相邻两个分隔部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填充材料。本实用新型具有绝缘性能优秀、耐热性能好、阻燃性能好、传输性能好的特点;即使不慎遇火时也只产生极少的烟雾,且不产生氯化氢等有毒有腐蚀性的气体;而通过支撑件能对缆芯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使得电缆不易变形,且对每根缆芯的信号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且支撑件有弹性,有利于保护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阻燃电线电缆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在绝缘、护套和填充等材料中添加含有卤素的卤化物和金属氧化物,以提高电缆的阻燃性能,但是,由于这些材料中含有卤化物,在燃烧时释放大量的烟雾和卤化氢气体,所以,火灾时的能见度低,救援人员就需要佩戴防毒面具才能进行灭火,给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带来很大的妨碍,而人则更多地为有毒气体窒息致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交通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包括支撑件、若干缆芯、以及依次包裹在所述支撑件和若干缆芯外的总屏蔽层、阻燃层和外护套层;所述支撑件包括环形中心部以及由所述环形中心部径向向外呈辐射状延伸分布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的数量与所述缆芯的数量相同,且相邻两个分隔部之间均设置有一所述缆芯,并且所述缆芯与所述相邻两个分隔部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填充材料。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其相邻两个分隔部之间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其半径与所述缆芯的半径相同,所述缆芯的部分外壁与所述连接处相互贴合。
优选地,所述缆芯和分隔部分别与所述总屏蔽层的内壁相切。
优选地,所述缆芯包括导体、以及依次包裹在所述导体外的内玻璃纤维带绕包层、分屏蔽层和外玻璃纤维带绕包层。
优选地,所述分屏蔽层为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总屏蔽层为铝塑复合带绕包屏蔽层。
优选地,所述阻燃层采用无卤低烟阻燃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制成。
优选地,所述外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填充材料为阻燃防火石英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绝缘性能优秀,耐热性能好,阻燃性能好,传输性能好;即使不慎遇火时也只产生极少的烟雾,且不产生氯化氢等有毒有腐蚀性的气体;而通过支撑件能对缆芯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使得电缆不易变形,且对每根缆芯的信号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另外由于支撑件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有弹性,有利于保护电缆;而且采用分屏加总屏设计,能有效隔绝外部干扰,同时有防止内部信号溢出干扰其他线对,使得电缆的传输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士特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士特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7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