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6056.5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9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川;王蕾;梅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海川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置盒 血液透析管路 活动连接有 固定夹 盒盖 转动 固定块 上夹片 下表面 下夹片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固定管路 活动连接 自由活动 方形槽 上表面 血管钳 转动轴 内壁 病床 衣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包括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的下表面和放置盒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放置盒的下表面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片,所述上夹片通过第四转动轴与下夹片活动连接。该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通过放置盒、盒盖和凹槽的设置,解决了目前使用血管钳固定管路易造成管路损坏的问题,通过转动块、上下片和下夹片的设置,使得放置盒能够夹在病床上或病人的衣服上,且可以自由旋转调整血液透析管路的角度,方便了病人进行自由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固定血液透析管路,以防血液透析管路脱落,目前医院大多都是使用血管钳将床单和管路固定在一起,这样会影响病人活动,而且血管钳容易夹破血导管而使导管内的血液流失,同时还容易损坏床单,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为血液透析治疗过程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具备固定血液管路和方便使用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固定血液管路和方便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包括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左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盒盖,所述盒盖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放置盒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放置盒的下表面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插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远离转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片,所述上夹片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安装在下夹片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放置盒的上表面和盒盖的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凹槽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且四个所述凹槽的内径均为5mm。
优选的,所述放置盒的材质为塑料,且所述放置盒的长和宽分别为5cm和2cm。
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上夹片靠近下夹片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下夹片靠近上夹片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下夹片的一侧开设有挂孔。
优选的,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外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通过放置盒、盒盖和凹槽的设置,可将血液透析动静脉管路固定在凹槽内,且前后能够从放置盒内穿出,解决了目前使用血管钳固定管路易造成管路损坏的问题,避免影响血液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
2、该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通过转动块、上下片和下夹片的设置,使得固定血液透析管路的放置盒能够夹在病床上或病人的衣服上,而且可以自由旋转放置盒,调整血液透析管路的角度,方便了病人进行自由活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海川,未经袁海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6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