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压管防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4466.6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解鲁平;王帅;李岩;王景辰;郭玉环;于风杰;李晓磊;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压管 换热管 受热管 防冻设备 工作介质 天然气输气管道 本实用新型 外壁 安全隐患 冷凝放热 受热 传递 并流 耗能 内冷 加热 连通 填充 通电 节约 能源 吸收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压管防冻设备,包括贴设在天然气输气管道外壁上用于吸收天然气输气管道热量的至少一个受热管,贴设在引压管外壁上用于对引压管进行加热的至少一个换热管,每个换热管与一个受热管连通;受热管内填充有液态的工作介质,液态的工作介质在受热管内受热后转化为气态,并流进换热管,气态的工作介质冷凝放热,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管传递到引压管上,为引压管提供热量,气态的工作介质在换热管内冷凝成液态并回流到受热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压管防冻设备利用天然气输气管道的热量,通过受热管和换热管传递热量,无需通电,节约了能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压管防冻设备耗能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压管防冻设备。
背景技术
天然气包括油田气、气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等种类,是一种优质燃料和化工原料。天然气蕴藏在地下多孔隙岩层中,也有少量蕴藏于煤层中,也同原油一样需要进行开采和输送。
如图1所示,在输送天然气的过程中,天然气输气管道1上通常设置有引压管3,用于将天然气输气管道1的内部压力值引到压力表6上,从而监测天然气输气管道1内的压力值。由于冬季气温较低,处于室外的引压管3的温度也较低,影响压力表6对天然气输气管道1内的压力值的监测,因此需要设置引压管防冻设备。
现有的引压管防冻设备为缠绕在引压管3上的电伴热带2,电伴热带2由导电聚合物、两根平行的金属导线和绝缘护层构成,电伴热带2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为引压管3提供热量,避免引压管3温度过低影响压力监测。但电伴热带2在使用过程中用电负荷大,耗能高,电伴热带老化后金属导线极易裸露,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压管防冻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引压管防冻设备耗能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压管防冻设备包括贴设在天然气输气管道外壁上用于吸收天然气输气管道热量的至少一个受热管;贴设在引压管外壁上用于对引压管进行加热的至少一个换热管,每个所述换热管与一个所述受热管连通;所述受热管内填充有液态的工作介质,液态的所述工作介质在所述受热管内受热后转化为气态,并流进所述换热管,气态的所述工作介质在所述换热管内冷凝成液态并回流到所述受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压管防冻设备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压管防冻设备中,受热管紧贴在天然气输气管道上并能够吸收天然气输气管道内的热量,使充装在受热管内液态的工作介质气化为气态的工作介质;气态的工作介质进入换热管中,受冷后冷凝形成液态的工作介质,由于换热管紧贴在引压管上,气态的工作介质冷凝放热,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管传递到引压管上,为引压管提供热量,防止引压管因温度过低而影响压力表监测天然气输气管道内的压力值,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压管防冻设备利用天然气输气管道的热量,通过受热管和换热管传递热量,无需通电,节约了能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引压管防冻设备耗能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引压管防冻设备,所述液态的工作介质为氨水,气态的工作介质为氨气。
如上所述的引压管防冻设备,所述换热管和所述受热管为一体管。
如上所述的引压管防冻设备,所述一体管为不锈钢管。
如上所述的引压管防冻设备,所述一体管呈L形,所述一体管与天然气输气管道外壁贴合的管段为所述受热管,所述一体管与引压管外壁贴合的管段为所述冷凝管。
如上所述的引压管防冻设备,所述受热管设置有两个,相应的,所述换热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换热管分别位于引压管相对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引压管防冻设备,所述受热管内设置有与所述受热管的内壁贴合的吸液芯,和/或,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与所述换热管的内壁贴合的吸液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4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气罐自适应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实现天然气调压器自动切换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