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降解冷凝循环实验的反应器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2754.8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8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楠;林进妹;吴文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置槽 器皿本体 水箱 支撑座 微型电动推杆 反应器皿 冷凝循环 出水口 光降解 进水口 密封盖 螺孔 水泵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冷凝水量 实验数据 使用寿命 电磁阀 冷凝水 过热 螺丝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降解冷凝循环实验的反应器皿,包括器皿本体,所述器皿本体的外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呈U型槽,所述放置槽的外表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器皿本体的上部设有密封盖,所述放置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有微型电动推杆,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微型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和螺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的下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下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水箱的两侧上部分别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与所述水箱通过螺丝和螺孔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在进水口和出水口设有电磁阀可对放置槽内的冷凝水量进行控制,便于对放置槽内过热的冷凝水更换,提高了器皿本体的使用寿命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降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光降解冷凝循环实验的反应器皿。
背景技术
光降解,是指有机物在光的作用下,逐步氧化成低分子中间产物最终生成CO2、H2O及其他的离子如NO3-、PO43-、Cl-等,它利用光化学反应降解污染物的途径,包括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参与的光化学氧化过程。
目前,现有的用于光降解冷凝循环实验的反应器皿在使用的过程中,反应器皿的表面温度过高时,通常是采用冷凝水对器皿本体的表面进行冷却,而工作人员无法无法掌握到冷凝水的温度,导致不利于对冷凝水进行更换,降低了器皿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除此之外,用于散热的冷凝水常常是处于静止状态,无法进行流动,导致降低了对器皿本体的散热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降解冷凝循环实验的反应器皿,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降解冷凝循环实验的反应器皿,包括器皿本体,所述器皿本体的外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呈U型槽,所述放置槽的外表面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器皿本体的上部设有密封盖,所述放置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微型电动推杆,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微型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和螺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槽的下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下部设有支撑座,所述水箱的两侧上部分别设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与所述水箱通过螺丝和螺孔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水箱和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水箱和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进行连接,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分别设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盖的下表面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和所述密封盖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密封盖的两端下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嵌入在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进行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水箱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外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支撑座通过齿轮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槽的外表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内设的感应探头嵌入在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进水口和出水口设有的电磁阀能够对放置槽内的冷凝水量进行控制,并且在放置槽的内部设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测出冷凝水的温度传输到控制器的内部,工作人员利用控制器可对放置槽内过热的冷凝水更换,保证器皿本体表面的温度处于较低的状态中,提高了器皿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通过增设的伺服电机可带动放置槽进行转动,从而便于使放置槽的内部的冷凝水进行流动,提高了对器皿本体的散热质量,并且在密封盖的下表面设有密封条,当器皿本体和放置槽进行连接时,密封条提高了器皿本体和放置槽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南师范大学,未经闽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27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气污染物中痕量金属检测纸基微流控芯片系统
- 下一篇:微流控芯片用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