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箱轴齿优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2146.7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7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楚大锋;魏子云;顾卓君;曾晓蕾;舒昌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中间轴 应力释放槽 减速箱轴 优化结构 压装 本实用新型 螺旋通气槽 上下两侧 中部区域 焊缝 接合 接合面 压装力 腹板 排出 焊接 对称 释放 | ||
一种减速箱轴齿优化结构,包括:中间轴和设置于中间轴上的齿轮,其中:齿轮的腹板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应力释放槽,齿轮的与中间轴接触的压装接合面上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焊缝齿轮侧设置应力释放槽,在压装接合面近中部区域设置凹槽以及设置螺旋通气槽,从而能够避免较大的压装力的同时有效的释放焊接应力,顺利排出凹槽内气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变速箱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减速箱轴齿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减速箱轴齿焊接结构多采用直接压装,压装接合面大进而需要较大的压装力,造成压装后焊缝区域可能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其对焊接质量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减速箱轴齿优化结构,通过在焊缝齿轮侧设置应力释放槽,在压装接合面近中部区域设置凹槽以及设置螺旋通气槽,从而能够避免较大的压装力的同时有效的释放焊接应力,顺利排出凹槽内气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间轴和设置于中间轴上的齿轮,其中:齿轮的腹板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应力释放槽,齿轮的与中间轴接触的压装接合面上设有凹槽。
所述的应力释放槽的底部设有圆角。
所述的腹板位于齿轮的齿宽中心或位于齿轮的近齿宽一侧。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进行优化设计,在轴齿两侧设有应力释放槽,能够有效的释放焊接应力;在压装接合面区域中部设有凹槽,能够避免较大的压装力;保留螺旋通气槽,使得凹槽内气体受热膨胀后可从尾部顺利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压装接合面放大示意图;
其中:a为齿轮腹板位于齿轮的齿宽中心处结构示意图,b为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压装接合面放大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效果示意图;
其中:a为齿轮腹板位于齿轮的齿宽一侧处结构示意图,b为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中间轴1、齿轮2、齿轮腹板3、应力释放槽4、凹槽5、螺旋通气槽6、压装焊接区域接合面7、压装螺旋槽区域接合面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减速箱轴齿优化结构,包括:中间轴1和设置于中间轴1上的齿轮2,其中:齿轮腹板3上设有应力释放槽4,中间轴1与齿轮2的压装接合面上设有凹槽5。
如图1所示,所述的齿轮腹板3设置于齿轮的齿宽中心处,或如图2所示,齿轮腹板3设置于齿轮的齿宽一侧处。
所述的应力释放槽上设有圆角。
为保证焊接应力的有效释放,要求应力释放槽的槽深h1>焊接深度的需求值。
所述的槽深h1为5~10mm。
所述的焊接深度为4.0~5.5mm。
所述的压装接合面包括压装焊接区域接合面和压装螺旋槽区域接合面8,其中压装螺旋槽区域接合面8的长度d1大于凹槽5的长度d2,以保证压装的一次成功率避免二次压装。
所述的凹槽长度d2为4~7mm。
所述的压装接合面上进一步设有螺旋通气槽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21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耕作机具的传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护罩支撑加强型细长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