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制冷换热装置及磁制冷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1939.7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5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晶;唐林强;刘德昌;胡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0 | 分类号: | F25B21/00;F25B49/00;F28G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宇峰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工质床 换热腔 磁制冷 本实用新型 驱动器 换热系统 换热装置 磁工质 冷媒管 退磁区 圆环形 励磁 热交换效率 磁体形成 扇面区域 相间分布 中空腔体 中空筒体 圆心 不接触 持续性 换热 冷媒 填充 筒体 中轴 包围 驱动 | ||
1.一种磁制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工质床、磁体、换热腔、冷媒管和驱动器;
其中,所述磁工质床为圆环形中空筒体,磁工质填充在所述筒体中;所述磁体分别固定在以磁工质床轴心为圆心的多个扇面区域中,基于所述磁体形成的励磁区和退磁区相间分布,每个励磁区和退磁区中分别设置有相互独立的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为包围磁工质床部分区域的中空腔体,磁工质床与换热腔相互贴近但不接触,每个换热腔设置有独立的冷媒管,所述驱动器与磁工质床连接,并驱动磁工质床以其圆环形的中轴为轴心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制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沿着磁工质床的圆环均布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制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包括第一制冷换热腔、第一制热换热腔、第二制冷换热腔和第二制热换热腔,所述第一制冷换热腔和第二制冷换热腔分别固定在以磁工质床轴心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励磁区,所述第一制热换热腔和第二制热换热腔分别固定在以磁工质床轴心成中心对称的两个退磁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制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设置有多种容积规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制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工质床的中空筒体中均布多个间室,所述磁工质均匀的填充在每个间室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制冷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励磁区的磁体是由相对设置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形成的磁体组,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分别固定在磁工质床的两侧。
7.一种磁制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磁制冷换热装置、冷媒管路和换热器;所述冷媒管路分别连接所述磁制冷换热装置和换热器并形成循环回路;
所述换热器包括制冷换热器和制热换热器;所述制冷换热器通过对应的制冷冷媒管分别连通所述磁制冷换热装置的每一个制冷换热腔,并形成制冷循环管路;所述制热换热器分别通过对应的制热冷媒管连通所述磁制冷换热装置的每一个制热换热腔,并形成制热循环管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制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管路中设置有控制每一个制冷冷媒管的连通状态的制冷控制阀,所述制热循环管路中设置有控制每一个制热冷媒管的连通状态的制热控制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制冷换热系统,共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自清洁换热器,所述自清洁换热器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换热管,相邻的换热管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还包括:
至少一组限位构件,每一组所述限位构件将相邻的两个或多个所述换热管及其之间的所述气流通道限定成清洁空间,所述限位构件可供流经所述清洁空间的气流通过;
清洁件,一个或多个清洁件限定于所述清洁空间内,所述清洁件可由所述气流带动在所述清洁空间内运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制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包括设于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的两端、并在每一端与气流通道的两侧的换热管相固定的滤网,两端的滤网与两侧的换热管围设成清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19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