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ICC置管术后及拔除动脉置管后穿刺点加压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1621.9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2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汐嬅;邬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A6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带 粘黏 穿刺点 拔除 置管 动脉 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 防辐射层 节约资源 局部加压 局部止血 重点观察 血肿 发热贴 可重复 魔术贴 透气层 小伤口 布袋 滑脱 通孔 加压 肢体 寒冷 | ||
1.一种PICC置管术后及拔除动脉置管后穿刺点加压带,包括第一粘黏扣(1)、弹性绷带(2)、布袋本体(3)、通孔(4)、旋转扣(5)、旋转杆(6)、固定板(7)、电池(8)、发热膜(9)、链牙带(10)、锁紧件(11)、第一魔术贴(12)、拉头(13)、布袋盖(14)、第二魔术贴(15)、加压带本体(20)和第二粘黏扣(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黏扣(21)固定在加压带本体(20)的一端,所述固定板(7)粘黏在第二粘黏扣(21)的一侧,所述旋转扣(5)通过旋转杆(6)固定在固定板(7)的一侧,所述第一粘黏扣(1)固定在加压带本体(20)的另一端,所述通孔(4)开设在第一粘黏扣(1)的一侧,所述布袋本体(3)通过针线缝制在加压带本体(20)的中间位置,所述布袋盖(14)与布袋本体(3)通过链牙带(10)相扣连接,所述链牙带(10)的两端安装有锁紧件(11)和拉头(13),所述锁紧件(11)的一侧缝制有第二魔术贴(15),所述拉头(13)的一侧缝制有第一魔术贴(12),所述发热膜(9)安装在布袋本体(3)的一侧,所述电池(8)固定在发热膜(9)的一侧,所述加压带本体(20)包括防腐层(16)、防辐射层(17)、保温层(18)和透气层(19),所述防辐射层(17)粘黏在防腐层(16)的底部,所述保温层(18)粘黏在防辐射层(17)的底部,所述透气层(19)粘黏在保温层(18)的底部,所述弹性绷带(2)设置在布袋本体(3)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置管术后及拔除动脉置管后穿刺点加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16)、防辐射层(17)、保温层(18)和透气层(19)通过强力粘黏胶进行黏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置管术后及拔除动脉置管后穿刺点加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对应旋转扣(5)开设在第一粘黏扣(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置管术后及拔除动脉置管后穿刺点加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黏扣(1)和第二粘黏扣(21)为配合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置管术后及拔除动脉置管后穿刺点加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牙带(10)分别对应固定在布袋本体(3)和布袋盖(1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置管术后及拔除动脉置管后穿刺点加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6)贯穿安装在第二粘黏扣(21)内部,且两端分别连接旋转扣(5)和固定板(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16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术中用止血带套件
- 下一篇:骨盆充气固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