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端子、连接器及伺服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0416.0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5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富;胡碧;薛斌峰;孙江远;于一龙;丁亚峰;路志刚;余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针 导线连接部 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 导电连接 连接器 伺服电机 弹性夹持件 导电材料 固定导线 同一直线 导引孔 固定件 拔插 夹紧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端子、连接器及伺服电机,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分别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插针连接部和导线连接部,且所述插针连接部和所述导线连接部导电连接;所述插针连接部具有用于夹紧插针并与所述插针导电连接的弹性夹持件,所述导线连接部包括用于固定导线并与所述导线导电连接的固定件,且所述插针连接部与所述导线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小于150°。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插针连接部与导线连接部不在同一直线,从而降低了连接端子的整体高度。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插针导引孔由封闭的孔构成,不会因多次拔插插针而扩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接端子、连接器及伺服电机。
背景技术
由于伺服电机的速度、位置控制的精度非常高,并能快速反应,目前已广泛应用在自动控制领域。
在伺服电机领域,尺寸空间是影响伺服电机应用范围的关键要素。其中,作为外部接口的连接器,其通常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表面。连接器的高度将直接影响伺服电机的整体尺寸,若连接器的高度过高将导致伺服电机整体高度超高;若连接器的宽度过宽,则将导致小尺寸伺服电机无法安装。对于现有伺服电机,连接器的理想尺寸14mm。
现有伺服电机的连接器主要采用直式端子进行插针连接,在该直式端子中,插针和导线位于同一方向,从而使得该直式端子具有较大的高度尺寸,从而使得连接器的高度也相应增加。在使用直式端子的情况下,连接器的高度达到了19.5mm,远超出连接器的理想的高度,限制了伺服电机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直式端子较高并导致连接器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端子、连接器及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包括分别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插针连接部和导线连接部,且所述插针连接部和所述导线连接部导电连接;所述插针连接部具有用于夹紧插针并与所述插针导电连接的弹性夹持件,所述导线连接部包括用于固定导线并与所述导线导电连接的固定件,且所述插针连接部与所述导线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小于150°。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插针连接部垂直于所述导线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插针连接部包括插针导引口,且所述插针导引口位于所述弹性夹持件的前端;所述弹性夹持件由两个弹性臂构成;所述两个弹性臂分别沿所述插针导引口的中心轴的方向设置,且所述两个弹性臂分别位于所述插针导引口的中心轴的相对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两个弹性臂上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凸弧,两个所述凸弧分别凸向所述插针导引口的中心轴,且在自由状态下两个所述凸弧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插针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插针连接部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第一端的端部的端板、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第二端的两侧的两个侧板,且所述端板和侧板分别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导线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第二端;所述插针导引口位于所述端板上,每一所述弹性臂垂直连接到一个所述侧板并由所述侧板向所述端板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插针导引口由所述端板上的开孔构成,且所述开孔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插针的形状和尺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导线连接部包括导线槽;所述导线槽包括与所述插针连接部相连的导电段以及远离所述插针连接部的绝缘段,且所述导电段的尺寸与所述导线的铜线直径匹配、所述绝缘段的尺寸与所述导线的绝缘皮的尺寸匹配;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所述导电段的槽体的两侧的两个固定片。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端子中,所述插针连接部和所述导线连接部一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位于所述绝缘外壳内,且所述绝缘外壳上具有使所述插针连接部的端部露出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0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