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罩的内置鼻夹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10403.3 | 申请日: | 201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3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壵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屹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顾克帅;林祥翔 |
| 地址: | 3610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本体 鼻夹 超声波焊接 过滤材料 口罩 内置 本实用新型 内外两层 塑料材质 无纺布层 过滤层 结合部 可对折 杯状 撑开 三层 焊接 美观 贯通 造型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口罩的内置鼻夹结构,口罩本体由可对折且撑开后呈杯状的两片过滤材料组成,该过滤材料由三层以上的无纺布层和过滤层组成,鼻夹为塑料材质,内置于口罩本体的内外两层过滤材料之间,超声波焊接部沿口罩本体中心线贯通口罩本体,所述的鼻夹中部与超声波焊接部焊接在一起;采用上述方案后,超声波焊接部贯穿口罩本体,这样就不会有结合部的存在,使口罩造型更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尤指由两片组成的折叠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根据本体软硬度分为固定杯形口罩和平面口罩,而C形口罩(因其对折后轮廓像“C”)由于平常可叠成平面携带方便、使用时撑开后呈杯形不会压迫口鼻而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C形口罩一般由三层以上的无纺布层和过滤层组成,有的还设有防潮层和活性碳层,从原材料入料,封边,裁切成品均为一条线自动化作业。为保证口罩与鼻子能紧密贴合,市售的C形口罩均设有鼻夹。现有的鼻夹一种采用外置,但外置鼻夹不美观,需要另外增加工序单独焊接或粘接鼻夹,增加设备成本同时单独焊接或粘接工艺需一个个口罩独立处理,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另一种鼻夹为内置,这种鼻夹可以生产线上原材料入料后自动插入,而不需要额外的工艺单独加工,极大的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内置鼻夹的口罩,本体1a由两片沿对折部12a对折,将下部11a为超声波焊接部,鼻夹2a穿置在对折部12a的本体内。由于现有的认知和设备特性,在穿置鼻夹2a的部分由于增加了鼻夹,由于厚度和材质与超声波焊接部11a不同,所以这部分是不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的(超声波功率太小则焊不牢,功率过大则其他部分会过焊)。因此现有的内置鼻夹的口罩均由设有焊接的对折部和超声波焊接部两段。而对折部只能是直线,超声波焊接部与对折部的结合部(图1中14a)则会出现拐角,影响美观,即使能通过精密的设计和剪裁使拐角较平顺,但这样会使得工艺难度提升,同时结合部14a处也容易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圆滑焊接曲线的口罩的内置鼻夹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口罩的内置鼻夹结构,口罩本体由可对折且撑开后呈杯状的两片过滤材料组成,该过滤材料由三层以上的无纺布层和过滤层组成,其中,鼻夹为塑料材质,内置于口罩本体的内外两层过滤材料之间,超声波焊接部沿口罩本体中心线贯通口罩本体,所述的鼻夹中部与超声波焊接部焊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方案后,超声波焊接部贯穿口罩本体,这样就不会有结合部的存在,使口罩造型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鼻夹与超声波焊接部结合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a、现有产口罩本体;11a、超声波焊接部;12a、对折部;13a、耳挂绳;14a结合部;2a、鼻夹;1口罩本体;11、超声波焊接部;13、耳挂绳;2、鼻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口罩本体1与现有产品相同均由可对折且撑开后呈杯状的两片过滤材料组成,过滤材料由无纺布层和过滤层组成,也可设有防潮层和活性碳层,超声波焊接部11自上而下贯穿口罩本体1的中部,如图2、3所示,鼻夹2为塑料材质,内置于口罩本体的内外两层过滤材料之间
由于现有的超声波设备无法将口罩本体与鼻夹同进进行焊接,所以本实用新型需要将超声波设备加以改进,可通过下面两种方案,一是对超声波焊接部11进行滚动式焊接,当设备运行到有鼻夹的部位时加大功率;一是焊接头采用分段设计,有鼻夹的部位的焊接头采用大功率焊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屹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优屹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0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