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0030.X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6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轩;梅秀娟;张泽江;胡忠日;刘军军;卢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8;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唐健玲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风幕 防排烟系统 报警单元 出风通道 监控单元 进风通道 控制器 空气幕 夹层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 防火报警器 微处理器 并排设置 财物损失 出风组件 排气组件 人员伤亡 双向车道 外界连通 进风室 排风室 除烟 等距 烟雾 车道 报警 火灾 检测 | ||
1.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所述隧道为双向车道的隧道,车道之间设有夹层,其特征在于,包括PC机、控制器、进风通道(1)、出风通道(2)、监控单元、报警单元和若干风幕单元;所述进风通道(1)和出风通道并排设置在隧道夹层下方,且二者的两端分别与外界连通,用于给风幕单元供排风;所述监控单元包括均匀设置在隧道上方的若干图像型火灾探测器(3),所有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均通过光纤传输模块与控制器相连、以将探测数据通过光纤传输给控制器;所述报警单元包括设置在隧道内的若干与控制器相连的防火报警器;将隧道划分为等距的若干段,每段隧道内均设有一个风幕单元,风幕单元包括微处理器,设置在隧道夹层内的进风室(4)和排风室(5),若干均匀设置在隧道上壁并与进风室相连通的用于输出空气幕的出风组件,及若干均匀设置在隧道上壁并与排风室连通的用于排气的排气组件,所述进风室通过鼓风机(41)与进风通道连通,所述排风室通过排风机(51)与排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组件和排气组件间隔设置,所述鼓风机、排风机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微处理器和PC机均与控制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设置在隧道内并与微处理器相连的转动电机(42),沿隧道宽度方向转动设置在隧道上方并与进风室(4)连通的风幕管(43),设置在风幕管下方的出风口,所述转动电机通过传动带与风幕管连通,以带动风幕管转动、进而调整出风口出来的空气幕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为百叶窗的结构,以便于使出风形成空气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上设置若干上端与风幕管连通的出风端头(44),且出风端头呈上小下大的扁平扇叶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出风端头(44)与风幕管(43)之间通过卷风装置连通,所述卷风装置包括筒体(45),设置在筒体内的横截面呈螺旋状的螺旋挡板(46),所述筒体一端与风幕管相接并使螺旋挡板中部与风幕管连通,所述筒体另一端与出风端头相接并使出风端头上端与螺旋挡板最外层切向连通,以使空气从风幕管进入筒体内螺旋挡板中部后加速随螺旋挡板螺旋流动,最终通过出风端头排出带有螺旋风的空气幕。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设置在隧道上方并与排风室(5)连通的排风管,均匀设置在排风管下方的若干排风口(52),所述排风口设为百叶窗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41)、排风机(51)均通过变频器与微处理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幕单元还包括均与微处理器相连的至少两个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和至少两个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传输模块采用单模光纤,并采用收发对应的模块形成环网,防止光网损坏视频无法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00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大采高掩护式液压支架
- 下一篇:带屏蔽门的地铁迂回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