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麦克风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9742.X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4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1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周溪社区隆溪路5号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克风 加速度传感器 处理模块 蓝牙控制 语音 喇叭 耳壳 本实用新型 麦克风耳机 环境噪音 用户皮肤 用户语音 阵列分布 电连接 通话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麦克风耳机,包括耳壳、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第三麦克风、蓝牙控制处理模块、喇叭和语音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第三麦克风、喇叭和语音加速度传感器均与蓝牙控制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蓝牙控制处理模块、喇叭和第二麦克风均设于耳壳内,所述第一麦克风、第三麦克风和语音加速度传感器均设于耳壳外,且所述语音加速度传感器与用户皮肤相触,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三麦克风之间呈阵列分布。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第三麦克风、蓝牙控制处理模块、喇叭和语音加速度传感器配合能有效消除环境噪音,提高用户语音的清晰度,提高通话质量,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麦克风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个人电子产品无不朝向轻巧迷你化的趋势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已是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不论是上述何种电子产品,为了让使用者在不干扰旁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产品所提供的声音信息,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耳机可提供聆听者较佳的声音传输,使聆听者能清楚的听到及了解声音内容,不像在空气中传输声音会造成不清晰的情况,且特别在使用者移动期间,例如在运动、开车、激烈活动或吵杂的环境下也不会受到影响。另外,为了能使用电子产品进行通话,配有麦克风的耳机麦克风也是常见的配件。
为了兼顾收听声音以及收集声音两项功能,传统耳机麦克风是采用耳机与麦克风分离的设计,两者再通过信号线或简单的机构彼此相连。如此,可使耳机贴近耳朵,并使麦克风贴近嘴部。然而,这样的设计使麦克风同时也会收入环境噪音,使得使用者的声音的清晰度大受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部分商家提出一种新型耳机,该耳机的麦克风为电容式麦克风,并且该麦克风设置与喇叭和出音口之间,这样的设置虽能使麦克风避免收入大部分的外部环境噪音,但由于该麦克风靠近出音口,部分外部环境噪音通过出音口传送入腔体内部,且环境噪音也会导致骨振动,因此该麦克风还是会收入部分环境音,这也使得使用者的声音的清晰度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麦克风耳机,其能有效消除环境噪音,提高用户语音的清晰度,提高通话质量,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麦克风耳机,包括耳壳、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第三麦克风、蓝牙控制处理模块、喇叭和语音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第三麦克风、喇叭和语音加速度传感器均与蓝牙控制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蓝牙控制处理模块、喇叭和第二麦克风均设于耳壳内,所述第一麦克风、第三麦克风和语音加速度传感器均设于耳壳外,且所述语音加速度传感器与用户皮肤相触,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三麦克风之间呈阵列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麦克风智能耳机还包括用于检测用户是否戴上耳机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蓝牙控制处理模块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于耳壳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麦克风智能耳机还包括电源,所述蓝牙控制处理模块与电源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设置于耳壳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麦克风和第三麦克风为前馈式降噪麦克风。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麦克风为后馈式降噪麦克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猎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97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远场语音拾音的麦克风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运动蓝牙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