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药膏储存及出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06938.3 | 申请日: | 201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5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畅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D83/76 | 分类号: | B65D83/76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药膏 储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药膏储存及出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筒体、盖体和出药管,筒体内设置活塞结构,筒体的外壁设置数个固定轴,固定轴内设置活动支杆,活动支杆的自由端设置插片,插片上设有出药孔;出药管的外壁上穿设有插片槽,插片槽的内径不小于插片的外径。本实用新型的出药孔根据需要调节面积大小和形状,出药均匀稳定;活动支杆与固定轴和转轴的连接能够保证插片角度变化,便于插片顺利卡入插片槽内;凸缘能够使插片定位,防止膏药在挤压时将插片推离,造成膏药从缝隙流出;筒体呈相对密封性状态能较好地保存药物并有效防止有效成分的挥发和水分的流失,造成膏药失效或板结;采用活塞结构控制出药量,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药膏储存及出药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医院在中药药膏的储存以及盛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药物保存不当容易导致药物风干,有效成分流失,从而造成药效降低;药物主要依靠/使用勺子盛取,导致药物分布不均匀;药膏贴类型不同,药物需要量和形状也不相同,在制作药膏贴时,药膏难以挤成需要的形状,挤出后再用刮板等调整容易造成污染和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药膏储存及出药装置,以解决药膏的保存和使用脱节,转移易污染,且难以得到需要的形状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药膏储存及出药装置,包括筒体、盖体和出药管,筒体的尾端设置盖体,筒体的头端与出药管连通;筒体内设置活塞结构,活塞结构的活塞杆穿设于盖体上,筒体的外壁设置数个固定轴,固定轴内设置活动支杆,活动支杆的自由端设置插片,插片上设有出药孔;出药管的外壁上穿设有插片槽,插片槽的内径不小于插片的外径。
所述活动支杆上至少包括一段,活动支杆的一端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插片连接。
所述插片的形状与插片槽的截面形状相同或相近,插片的厚度不大于插片槽的厚度。
所述出药孔为几何形状。
所述活动支杆包括头尾连接的支杆Ⅰ和支杆Ⅱ,支杆Ⅰ的一端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杆Ⅱ连接,支杆Ⅱ通过转轴与插片连接。
所述插片槽的上下面与出药管的内壁相接处分别设置凸缘。
所述凸缘为环状,凸缘的横截面与出药管的横截面相互平行。
所述插片槽的弧长占出药管的圆周长的1/2-3/4。
所述出药管套设于筒体的头端,筒体与出药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盖体套设于筒体的尾部,筒体与盖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活塞结构包括与筒体内壁贴合的活塞,活塞尾端设置活塞杆,活塞杆的尾端设置推块,盖体与活塞杆之间设置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出药孔形状多样可随实际情况进行更换,根据需要调节面积大小和形状,出药均匀稳定;活动支杆与固定轴和转轴的连接能够保证插片角度变化,便于插片顺利卡入插片槽内;凸缘能够使插片定位,防止药膏在挤压时将插片推离,造成药膏从缝隙流出;筒体呈相对密封性状态能较好地保存药物并有效防止有效成分的挥发和水分的流失,造成药膏失效或板结;采用活塞结构控制出药量,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筒体、盖体和出药管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医药大学,未经甘肃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6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治疗盘
- 下一篇:一种消化内科用给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