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06465.7 | 申请日: | 201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8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凌竞;杨洋;周学根;刘林海;李健民;朱智民;赖品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铰接点 施工电梯 隔挡 防护框 电缆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铰接点处 铰接轴 杆沿 竖向 有效防止电缆 安全运行 电缆固定 交替设置 前后旋转 施工过程 一端开口 方便性 窜出 破损 电缆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其包括防护框,防护框的一端开口,其内侧设置有若干铰接点,所述铰接点包括第一铰接点及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及第二铰接点分别设置在防护框的两侧并在防护框的竖向交替设置;所述铰接点上设置有隔挡杆,第一铰接点处的隔挡杆沿铰接轴竖向旋转,第二铰接点处的隔挡杆沿铰接轴前后旋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其结构合理,通过第一铰接点上的隔挡杆与第二铰接点上的隔挡杆相互作用,既保证了施工电梯电缆的安装的方便性,又保证施工电梯电缆固定的可靠性,有效防止电缆在施工过程中窜出而破损,保障了施工电梯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电梯防护技术领域,涉及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电梯通常称为施工升降机,其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使其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电梯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一般载重量在1-3吨,运行速度为1-60m/min。
施工电梯电缆的防护是保证施工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一环,通常施工电梯电缆的防护采用两块橡胶块作为活门,橡胶块在反复的交变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折断失效;并且橡胶块在冬季低温的作用下容易发生脆裂。橡胶块脆裂后,电梯在下降过程中,电缆线从防护装置中脱出,造成电缆线损坏,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影响施工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因此,亟需设计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其结构合理,其结构合理,通过第一铰接点上的隔挡杆与第二铰接点上的隔挡杆相互作用,既保证了施工电梯电缆的安装的方便性,又保证施工电梯电缆固定的可靠性,有效防止电缆在施工过程中窜出而破损,保障了施工电梯的安全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其具体包括防护框,防护框的一端开口,其内侧设置有若干铰接点,所述铰接点包括第一铰接点及第二铰接点,所述第一铰接点及第二铰接点分别设置在防护框的两侧并在防护框的竖向交替设置;所述铰接点上设置有隔挡杆,第一铰接点处的隔挡杆沿铰接轴竖向旋转,第二铰接点处的隔挡杆沿铰接轴前后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框的外形为一端开口的U形框体,所述铰接点设置在U形框体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点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横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点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铰接孔竖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挡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隔挡杆的长度是防护框开口宽度的60%-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点为U形结构,其开口朝上并垂直设置在防护框的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点为U形结构,其开口朝前并垂直设置在防护框的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防护框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其结构合理,通过第一铰接点上的隔挡杆与第二铰接点上的隔挡杆相互作用,既保证了施工电梯电缆的安装的方便性,又保证施工电梯电缆固定的可靠性,有效防止电缆在施工过程中窜出而破损,保障了施工电梯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施工电梯电缆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64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