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工件用热处理治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04602.3 | 申请日: | 201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9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近藤大钱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40 | 分类号: | C21D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具 热处理 环形工件 内部固定 旋转杆 本实用新型 内部安装 治具装置 固定杆 固定座 轴承座 外罩 轴承 电机 固定杆表面 热处理效果 表面固定 电机固定 上下两侧 箱体中间 左侧内壁 左右两侧 透气网 下表面 悬挂杆 淬火 滑杆 竖直 加热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工件用热处理治具装置,包括外罩,外罩上方箱体中间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内部安装有轴承,轴承竖直方向中间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上方连接有电机,电机左右两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框,旋转杆下方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治具,治具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透气网,治具中间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数量为十根,固定杆表面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左侧内壁水平方向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治具进行旋转,并且治具内部安装有悬挂杆,使其将环形工件进行悬挂,避免了工件散放在治具上,使工件在进行热处理时加热、淬火更加均匀,热处理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治具领域,具体是一种环形工件用热处理治具装置。
背景技术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使用治具的好处是如果是相同的制品,就算工人没有非常纯熟的技术,也可以迅速地借由治具生产大量瑕疵少、变异性低的良品。但是,对于多样少量的生产模式,使许多个治具的结果,反而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缺点。
现在现有的热处理治具装置,是将工件散放在治具上,这样一来在热处理时工件因加热、淬火不均匀,会导致硬度不良、硬度不统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工件用热处理治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工件用热处理治具装置,包括外罩,所述外罩上方箱体中间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内部安装有轴承,轴承竖直方向中间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上方连接有电机,电机左右两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框,所述旋转杆下方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治具,治具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透气网,所述治具中间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数量为十根,所述固定杆表面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左侧内壁水平方向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滑杆中部外表面接触式连接有滑块,滑块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悬挂杆,悬挂杆右侧外表面穿过固定座右侧箱体中间内部,并与固定座接触式相连,所述悬挂杆右端与另一固定杆接触式相连,所述外罩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热层,所述外罩左右两侧外壁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固定框左右两侧框体下端与外罩上表面箱体左右两侧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治具的数量为三个,并且旋转杆下方外表面穿过治具中间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外表面穿过滑块中间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左侧两侧穿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中间内部,并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接触式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弹簧右端与挡块左侧表面固定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环形工件用热处理治具装置,能够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杆转动,从而带动治具进行旋转,并且治具内部安装有悬挂杆,使其将环形工件进行悬挂,避免了工件散放在治具上,使工件在进行热处理时加热、淬火更加均匀,热处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环形工件用热处理治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形工件用热处理治具装置中治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近藤大钱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近藤大钱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4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