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低摩擦转动的管道隔热支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04577.9 | 申请日: | 2018-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4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姚嫣妍;朱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申(上海)管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片 摩擦板 聚四氟乙烯板 隔热柱 橡胶板 管道隔热 管道支座 空心管道 低摩擦 转轴 转动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复合粘结 上部平面 下部平面 中心区域 复合板 锚固钉 嵌合 摩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低摩擦转动的管道隔热支座,涉及管道支座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摩擦板、摩擦片、转轴、隔热柱、锚固钉和管道支座;所述摩擦板、摩擦片和隔热柱的中心区域都设置有圆柱体的空心管道结构,所述摩擦板、摩擦片和隔热柱分别通过各自的空心管道结构依次嵌合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摩擦片为聚四氟乙烯板和橡胶板的复合板,所述橡胶板位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之上,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部平面与所述橡胶板下部平面通过复合粘结的方式固定为整体结构;所述摩擦板和摩擦片组成摩擦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支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低摩擦转动的管道隔热支座。
背景技术
管道隔热支座是化工和电力等领域热介质输送管路中常用的辅助产品。在管路中,管道隔热支座既要能够稳固支撑管道,又能通过隔热减少热能损失,控制管道输送温降,满足所输送介质对管道系统装置的要求。
众所周知,在输送高温介质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管道及其支座的收缩和膨胀幅度的改变,因而在管路设计中会加入各种π型弯及膨胀节,并对管道的平面四方位滑动自由度进行限制,但在一些改造项目中,如实验室项目、厂区项目或山区地形的项目,管道及其支座需通过较长的弯路,对管路的设置难以进行准确的计算和规划;管路开闭阀门存在局部的温度差异,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应力较大,然而对于管道转动自由度的设计却缺少适应性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一般采用自由滑动与固定位置管托配合的方式来解决,但这类方案需要多管托共同控制,且每个支座都需达到设计承载,同时自由滑动的管托位置需在管道吹扫和管道试车后确认调整不偏出,十分繁琐。
因此,有必要提供有效的改进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中高温管路中的管道变形控制,使管路局部温度变化时,能够自主调节适应热膨胀平衡,同时起到固定变形节点位置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低摩擦转动的管道隔热支座,所述管道隔热支座的组件从下到上依次为:底板、摩擦板、摩擦片、转轴、隔热柱、锚固钉和管道支座;所述摩擦板、摩擦片和隔热柱的中心区域都设置有圆柱体的空心管道结构,所述摩擦板、摩擦片和隔热柱分别通过各自圆柱体的空心管道结构依次嵌合在转轴上;所述摩擦片为聚四氟乙烯板和橡胶板的复合板,所述橡胶板位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之上,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部平面与所述橡胶板下部平面通过复合粘结的方式固定为整体结构;所述摩擦板和摩擦片组成摩擦副,具体为:所述摩擦片以下部分与摩擦板以上部分形成摩擦副,摩擦片底部平面和摩擦板上部平面摩擦系数不大于0.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隔热柱的结构是组分为铝酸盐水泥基隔热材料的圆柱体;所述隔热柱中心区域设置有空心管道结构,所述隔热柱通过其所述空心管道结构嵌合在转轴上;所述隔热柱的空心管道结构的一部分被转轴填塞,其余的空留区域被隔热棉填塞,所述隔热棉为硅酸铝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底板为长方体的钢板;所述摩擦板为多边体的不锈钢板,所述摩擦片为圆柱体的复合板,所述转轴为圆柱体的钢柱;所述底板与所述摩擦板的接触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摩擦板与所述摩擦片的接触面的面积,所述摩擦板与所述摩擦片的接触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摩擦片与所述隔热柱的接触面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底板和所述转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摩擦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摩擦片通过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与所述摩擦板贴合;所述摩擦片通过所述橡胶板与所述隔热柱底面粘结;所述锚固钉的一部分结构浇筑在所述隔热柱的内部上层,所述锚固钉的另一部分结构露出所述隔热柱,与管道支座焊接为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摩擦片还可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和橡胶板的复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各部分均采用模块化生产,安装简便、性能可靠,同时满足支撑、隔热、低摩擦转动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申(上海)管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申(上海)管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4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管夹
- 下一篇:一种地铁车站小管径管道安装辅助支撑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