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1642.2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5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伯阳;李成玉;汤汉泽;余仕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2J7/00;H04R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建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耳机 充电盒 耳机容置槽 充电管理电路 充电探针 探针 本实用新型 探针组 处理器 显示屏 通信 读取 处理器连接 处理器通信 充电电源 充电端口 通信端口 通信连接 电连接 控制端 信息码 顶面 腔体 体内 输出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耳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包括具有腔体的充电盒本体,所述充电盒本体的顶面设有耳机容置槽和显示屏,所述充电盒本体的腔体内设有处理器和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控制端与处理器连接,所述耳机容置槽内设有探针组,所述探针组包括充电探针和通信探针,所述充电探针的一端通过充电管理电路与充电电源连接,所述充电探针的另一端与放置在耳机容置槽的无线耳机的充电端口电连接,所述通信探针的一端与处理器通信连接,另一端与放置在耳机容置槽的无线耳机的通信端口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通信探针读取无线耳机的序列号并转换成信息码输出给显示屏进行显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有线耳机,由于需要使用耳机线,使得使用范围较小,而且会出现线路缠绕、牵绊等问题,使用非常不便,降低用户体验感。为了解决此问题,出现了无线耳机。
无线耳机是通过采用无线电波为传播介质,实现声音、信息传递的耳机形式,因而无需耳机线,有效地扩大了耳机的使用范围,且不会出现线路缠绕、牵绊等问题,提高了使用灵活性,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此外,还可以使用户在使用移动电话时能够与辐射较强的移动电话保持一定距离,同时用户通话时无需手持设备,使用更为简洁方便,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但由于无线耳机取消了耳机线,因而需要设置独立的供电电源。为了保证无线耳机的使用便利性与舒适度,只能采用小巧轻便的供电电源,因而供电电源的电量比较小,需要频繁充电。
而现有的无线耳机充电盒都只有充电功能,如公开专利:CN 20716671 U,功能较单一,此外,无线耳机需要与手机配对才能进行使用,通常的做法需要在手机上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才能完成配对,使用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用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包括具有腔体的充电盒本体,所述充电盒本体的顶面设有耳机容置槽和显示屏,所述充电盒本体的腔体内设有处理器和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的控制端与处理器连接,所述耳机容置槽内设有探针组,所述探针组包括充电探针和通信探针,所述充电探针的一端通过充电管理电路与充电电源连接,所述充电探针的另一端与放置在耳机容置槽的无线耳机的充电端口电连接,所述通信探针的一端与处理器通信连接,另一端与放置在耳机容置槽的无线耳机的通信端口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通信探针读取无线耳机的序列号并转换成信息码输出给显示屏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码为二维码。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盒本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开口,所述上壳体通过卡扣扣合可拆卸地盖设在下壳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耳机容置槽和显示屏设置在上壳体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容置槽底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腔体内设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加热模块位于通孔下面。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可打开地盖设在充电盒本体的顶面上,所述上盖的一端与充电盒本体的一端铰接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盒本体还设有合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上盖是否合上,所述合盖检测模块采用磁控开关来实现,所述合盖检测模块与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块由加热电阻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盒本体还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电源由外接电源提供,相应地,充电盒本体设有USB接口,外接电源通过USB线经USB接口与充电管理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电源由电池来实现,所述电池设置在充电盒本体的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1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封紧闭性的耳机用硅胶
- 下一篇:耳机用耳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