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柔软抗干扰钢包车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1587.7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8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生;赵泽伟;夏知;吴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10 | 分类号: | H01B5/10;H01B7/17;H01B7/02;H01B3/44;H01B7/18;H01B7/295;H01B7/28;H01B11/06;H01B9/00;H01B13/02;H01B13/14;H01B13/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833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抗干扰 柔软 钢丝加强芯 动力线芯 信号线芯 钢包车 镀锡铜丝总屏蔽层 环形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 电缆缆芯 电力传输 间隔分布 绞合成缆 缆芯外层 内护套层 信号控制 依次设置 总包带层 加强层 耐高温 外护层 中轴线 最外层 挤包 抗拉 缆芯 耐磨 阻燃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柔软抗干扰钢包车电缆:电缆缆芯由动力线芯、信号线芯、钢丝加强芯绞合成缆构成,所述钢丝加强芯处于所述缆芯的中轴线上;所述动力线芯、信号线芯以环形阵列排布于所述钢丝加强芯的外围,且在电缆的圆周方向上,所述动力线芯与信号线芯间隔分布;在所述缆芯外层依次设置有总包带层、镀锡铜丝总屏蔽层、内护套层、加强层,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外护层;该电缆具有柔软、抗拉、耐磨、阻燃、耐高温、抗干扰等性能,是一种同时集电力传输与信号控制于一体的高强度柔软抗干扰钢包车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包车电缆,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强度柔软抗干扰钢包车电缆。
背景技术:
钢包车是冶金、建材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特殊设备,它是一种电动平车,其动力由电机提供,可遥控操作,在轨道上运行平稳,运行速度可自由控制,电机电缆由卷筒进行收、放,同时还承担电器控制。其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不仅需要频繁高速移动,还需要承受一定拉力和弯曲及地面磨擦,由于现场条件,传统电缆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线芯断裂、护套开裂等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柔软抗干扰钢包车电缆,该电缆具有柔软、抗拉、耐磨、阻燃、耐高温、抗干扰等性能,是一种同时集电力传输与信号控制于一体的高强度柔软抗干扰钢包车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柔软抗干扰钢包车电缆:
电缆缆芯由动力线芯、信号线芯、钢丝加强芯绞合成缆构成,所述钢丝加强芯处于所述缆芯的中轴线上;所述动力线芯、信号线芯以环形阵列排布于所述钢丝加强芯的外围,且在电缆的圆周方向上,所述动力线芯与信号线芯间隔分布;
在所述缆芯外层依次设置有总包带层、镀锡铜丝总屏蔽层、内护套层、加强层,电缆的最外层挤包有外护层;
所述总屏蔽层为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编织密度在80%以上。
所述动力线芯由动力导体、挤包于所述动力导体外层的动力线芯绝缘层构成,所述动力导体由镀锡铜丝与芳纶丝束绞构成,所述芳纶丝处于所述动力导体的中心线上,束绞的绞合节距为动力导体外径的10~12倍。
所述信号线芯自内而外依次由信号导体、挤包于所述信号导体外层的信号线芯绝缘层、绕包于信号线芯绝缘层外部的信号线芯包带层、编织于信号线芯包带层外部的信号线芯屏蔽层、挤包于信号线芯屏蔽层外部的信号线芯隔离层构成,所述信号线芯导体由镀锡铜丝与芳纶丝束绞构成,所述芳纶丝处于所述信号导体的中心线上,束绞的绞合节距为信号导体外径的10~12倍。
所述信号线芯包带层由绝缘聚酯带重叠绕包构成,绕包搭盖率控制在15%~20%之间。
所述信号线芯屏蔽层由φ0.12mm镀锡软铜丝编织构成,编织密度控制在80%以上。
所述信号线芯隔离层由柔软聚乙烯绝缘料(柔软硬度65A,一般柔软度达85A以上)挤包构成,标称厚度为0.3mm。
高强度柔软抗干扰钢包车电缆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动力线芯:
镀锡铜丝经过拉丝-退火—镀锡-束绞构成动力导体,芳纶丝5放置在中心与镀锡铜丝一起束绞,绞合节距控制在动力导体外径的10~12倍;
在动力导体外部采用柔软聚氯乙烯绝缘料(柔软硬度65A,一般柔软度达85A以上)挤包动力导体绝缘层,采用挤压方式在挤塑机上完成;
步骤2,制备信号线芯,方法同步骤1;
步骤3,在信号线芯外部采用绝缘聚酯带重叠绕包构成信号线芯包带层,搭盖率控制在15%~2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1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化铁道用高强度复合铜合金绞线
- 下一篇:超薄型多功能导电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