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棘突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0569.7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2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俞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丘杰昌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件 握持杆 本实用新型 脊柱棘突 减压 撑开板 撑开器 撑开 前后方向延伸 手术创伤 手术进程 手术难度 手术切口 向下弯曲 腰椎棘突 中部铰接 椎板切除 牢固性 延伸 后段 棘突 颈椎 微创 胸椎 腰椎 椎板 阻挡 视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脊柱棘突撑开器,包括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中部铰接,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前段向下弯曲延伸,其弯曲的端部分别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撑开板和第二撑开板,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后段分别向外扩张延伸形成第一握持杆和第二握持杆,且第一握持杆和第二握持杆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保持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可适用于颈椎、胸椎和腰椎,撑开棘突椎板减压,可以减少椎板切除减压的范围,微创操作,并且能有效提高腰椎棘突间隙在撑开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并且中部呈Z形弯曲结构适应手术切口调整,减少了助手的视野和操作阻挡,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脊柱棘突撑开器。
背景技术
为达到微创精准外科手术目的,目前临床上脊柱后路手术采用小切口进行手术,为减少手术对椎板切除的范围,减少术后脊柱后柱破坏和稳定性下降,目前通常采用切除少部分椎板潜行减压,然后使用棘突撑开钳来撑开脊柱后方椎板,这样能更好更清楚暴露椎管前方椎间盘,进行减压植骨融合手术。现有脊柱棘突撑开钳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钳嘴定位不牢固,容易滑动、脱落;撑开器连接杆阻挡助手视野,影响手术配合延长手术时间;并且撑开器及其连接杆阻挡了助手置入神经拉钩牵开保护脊髓神经硬膜的操作范围,给手术造成较大不便利,同时也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增加了硬膜撕裂和脊髓神经的手术医源性损伤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脊柱棘突撑开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脊柱棘突撑开器,包括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所述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中部铰接,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前段向下弯曲延伸,其弯曲的端部分别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撑开板和第二撑开板,所述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后段分别向外扩张延伸形成第一握持杆和第二握持杆,且第一握持杆和第二握持杆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保持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前段末端向下呈弧形弯曲90°,弯曲的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撑开板和第二撑开板顶部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一撑开件与第一撑开板一体成型,第二撑开件与第二撑开板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开板和第二撑开板的相对外侧分别为内凹的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开板和第二撑开板的圆弧面上分别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中部通过螺栓或轴销铰接。
优选地,所述保持机构包括第一复位弹片、第二复位弹片以及定位齿条,所述第一复位弹片和第二复位弹片的后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握持杆和第二握持杆的后端内侧,第一复位弹片和第二复位弹片的前端相互抵持,第一握持杆的末端内侧设置有一安装部,所述定位齿条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安装部上,其一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握持杆末端的锯齿状卡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可适用于颈椎、胸椎和腰椎。可轻松牢靠撑开棘突椎板进行减压,可以减少椎板切除减压的范围,精准外科微创理念微创操作。通过两个撑开板的结构能有效提高腰椎棘突间隙在撑开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并且中部呈Z形弯曲结构适应手术切口调整,减少了助手的视野和操作阻挡,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脊柱棘突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05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大内眼角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挂线治疗肛瘘的弹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