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放电三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5916.1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7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发远;王江祥;刘俊;严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电子管厂 |
主分类号: | H01T1/15 | 分类号: | H01T1/15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 上下电极 陶瓷管 击穿电压 气体放电 中间电极 安装座 放电管 金属网 金属罩 三极管 惰性气体介质 本实用新型 氧化物涂层 高铝瓷片 密封腔体 上端端面 开口端 密封腔 外侧端 电极 封闭 纵横交错 对管 多片 管体 排布 通孔 涂覆 赋予 拉长 体内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放电三极管。它包括上下电极、中间电极以及陶瓷管,两只陶瓷管的外侧端均设置安装座,上下电极的上端端面均涂覆氧化物涂层,上下电极外均套有金属罩,上下金属罩的两个开口端之间设置有封闭金属网,封闭金属网具有纵横交错排布的具有通孔的多片高铝瓷片,两个安装座、中间电极、上下两只陶瓷管以及上下两个电极之间形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充有惰性气体介质。采用上述结构后,有利于拉长电弧的路线,最终使得电弧主要集中在管体的中心,从而消除集中的电弧,效果十分明显,不但避免了对管体的损害,更有利于赋予放电管以非常低击穿电压值,进一步赋予放电管以非常低击穿电压值,使得使用可靠性非常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放电管,具体地说是一种气体放电三极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三极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的常规的放电三极管通常都是由上电极、下电极以及上下电极之间的陶瓷管用焊料密封而成,陶瓷管内充有惰性气体,其原理是当放电管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放电管被击穿,使大电流通过从而保护电器设备正常使用,实际上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续流的问题,其放电产生的电弧也会对管体造成损坏,影响其使用,虽然有人提出间隙放电通道,但是依然避免不了余弧的存在,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电容值过大且体积过大影响使用范围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气体放电三极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放电三极管,包括上电极、下电极、中间电极以及套在中间电极上下两端的上下两只陶瓷管,两只陶瓷管的外侧端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座,上电极和下电极的上端端面均涂覆氧化物涂层,上电极外套有一个上金属罩,下电极外套有一个下金属罩,上金属罩和下金属罩的相对面为敞开开口端,上金属罩和下金属罩的两个开口端之间设置有封闭金属网,封闭金属网具有纵横交错排布的多片高铝瓷片,各片所述多片高铝瓷片上排布有通孔,纵向的高铝瓷片上的通孔形成用于中间电极的放电间隙的孔道,横向的高铝瓷片上的通孔形成用于上下电极的放电间隙的孔道,两个所述安装座、中间电极、上下两只陶瓷管以及上下两个电极之间形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充有惰性气体介质。
所述横向的高铝瓷片上的通孔交错排布,纵向的高铝瓷片上的通孔同样交错排布,有利于拉长电弧。
所述封闭金属网为曲面封闭结构或者矩形封闭结构,所述上金属罩和下金属罩的截面为羽毛球状结构并且两者的大外径端与陶瓷管的内径相当。
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的上端端面分别设置有内凹的凹槽,所述氧化物涂层涂覆在凹槽内。
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的形状均为上端较小、下端较大的锥台形状。
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通过焊料与上下两只陶瓷管焊接固定并将上下电极封装在陶瓷管内。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上下电极外分别套有的开口端具有封闭金属网的金属罩以及封闭金属网内具有的纵横交错排布的多片高铝瓷片,各片高铝瓷片上还排布有用于电极的放电间隙的孔道,由此有利于拉长电弧的路线,最终使得电弧主要集中在管体的中心,从而消除集中的电弧,效果十分明显,不但避免了对管体的损害,更有利于赋予放电管以非常低击穿电压值,再者,涂覆的氧化物涂层,进一步能够赋予放电管以非常低击穿电压值,使得上下电极的上端端面在固有的间距下电容值大大降低,另外,中间电极巧妙地与封闭金属网进行呼应,使得使用可靠性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放电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放电三极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电子管厂,未经镇江市电子管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5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享型VCSEL与HBT集成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接闪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