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副车架及其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4849.1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6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09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472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车架 连接结构 副车架本体 前横梁 可拆 右纵梁 左纵梁 本实用新型 动力总成 拆卸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副车架及其车辆,包括副车架本体、副车架前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左侧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副车架本体右侧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副车架前横梁左侧设有第三连接结构,所述副车架前横梁右侧设有第四连接结构,所述左纵梁的前端与副车架前横梁第三连接结构可拆固定连接,所述右纵梁的前端与副车架前横梁第四连接结构可拆固定连接,所述左纵梁的后端与副车架本体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固定连接,所述右纵梁的后端与副车架本体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固定连接,解决副车架对多种动力总成适应能力差,副车架安装与拆卸困难,副车架开发成本高,副车架开发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车架及其车辆。
背景技术
副车架多用于承载式车身的乘用车,通过与车身安装配合为底盘和动力系统提供可靠的安装点,并承担传力、隔振和碰撞吸能的作用。传统汽车根据动力总成的需要或使用全副车架,或采用半副车架,纯电动汽车因为控制器与动力总成分离,通常将动力总成与控制器分上下层布置,动力总成需要副车架提供完整的支撑。传统的副车架由于支撑点和支撑空间固定,对多种动力总成的适应性差,不同的动力总成需要配合开发不同的副车架和车身,成本高,开发时间长,且安装与拆卸副车架时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副车架及其车辆,以解决副车架对多种动力总成的适应性能力差,副车架安装与拆卸困难,副车架开发成本高,副车架开发时间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副车架前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副车架本体左侧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副车架本体右侧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副车架前横梁左侧设有第三连接结构,所述副车架前横梁右侧设有第四连接结构,所述左纵梁的前端与副车架前横梁第三连接结构可拆固定连接,所述右纵梁的前端与副车架前横梁第四连接结构可拆固定连接,所述左纵梁的后端与副车架本体第一连接结构可拆固定连接,所述右纵梁的后端与副车架本体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均设有盒状接口,所述盒状接口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至少为两组,所述第一安装孔外侧焊接固定有焊接螺母,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后端分别设有与盒状接口配合的盒状插入端,所述盒状插入端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至少为两组,所述盒状插入端插入盒状接口后,第一通孔与第一安装孔在第一安装孔轴线方向重合,在第一安装孔轴线方向重合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一通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第一安装孔外侧焊接固定的螺母配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与第四连接结构均设有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至少为两组,所述第二安装孔外侧焊接固定有焊接螺母,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前端分别设有与安装平面配合的片状配合端,所述片状配合端设置有上下贯通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至少为两组,所述片状配合端下表面与安装平面的上表面贴合配合,片状配合端通孔与安装平面第二安装孔在第二安装孔轴线方向重合,在第二安装孔轴线方向重合的第二安装孔与第二通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第二安装孔外侧焊接固定的焊接螺母配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副车架前横梁设置有用于安装散热器总成、电动水泵及电动空调压缩机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左纵梁和右纵梁设有悬置安装孔,悬置安装孔和安装面系列化设计。
同时,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副车架本体、副车架前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各部分均为独立结构,各部分组合为副车架,故本申请的副车架拆装方便,便于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48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下车身骨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人电动车铝底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