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93915.3 | 申请日: | 2018-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6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斯智;梁婷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百欧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吴莉莉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坑壁 套筒结构 进水口 管体 软膜 排水渠道 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溢流堰 坑体 防渗 污水处理效果 无缝固定连接 钢筋混凝土 一体成型的 顶部开口 造价成本 砖混结构 位置处 适配 铺设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顶部开口的坑体,所述坑体的一侧坑壁上设有进水口,与设有进水口的坑壁相对的另一侧坑壁上开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坑壁之间形成排水渠道,在所述进水口和排水渠道位置处均设有管体;所述坑底和四周坑壁处铺设有一体成型的柔性软膜,并且柔性软膜在进水口和排水渠道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管体相适配的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一端深入坑壁内部,而另一端延伸至坑壁外侧,所述套筒结构套设于管体上,并且套筒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管体采用无缝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毋需采用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极大地减少了造价成本,并且具有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生产和农业的迅猛发展,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不但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水污染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水资源。
目前,我国养殖企业污水处理方式通常为生化处理工艺,采用的污水处理系统一般包括污水处理池。现有的污水处理池多种多样,但大多以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为主,并且池壁多呈垂直状,池体内径上下一致,因此,具有以下缺点:1、压力承受能力差,往往需要加厚池壁或在池壁内设置加固钢筋;2、用料多,成本高;3、池壁易受污水腐蚀,具有渗漏风险。若采用挖掘的土坑作为污水处理池,虽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但会出现易渗漏、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款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极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涉及的污水处理池毋需采用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极大地减少了造价成本,并且具有理想的污水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创造的目的:一种柔性软膜防渗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顶部开口的坑体,所述坑体的一侧坑壁上设有进水口,与设有进水口的坑壁相对的另一侧坑壁上开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坑壁之间形成排水渠道,在所述进水口和排水渠道位置处均设有管体;所述坑底和四周坑壁处铺设有一体成型的柔性软膜,并且柔性软膜在进水口和排水渠道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管体相适配的套筒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一端深入坑壁内部,而另一端延伸至坑壁外侧,所述套筒结构套设于管体上,并且套筒结构的两端分别与管体采用无缝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通过抱箍固定连接,具有高效防止渗漏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结构深入坑壁内部分的轴向长度为15~20cm,而套筒结构延伸至坑壁外部分的轴向长度为10~20cm。
进一步的,开设溢流堰的坑壁上设有排空口,并且排空口处设有管体,而所述的柔性软膜在排空口处设有与所述管体相适配的套筒结构。排空口的作用是放空坑体内积存的水。
进一步的,设有进水口的一侧坑壁上设有进泥口,所述进泥口位于进水口的下方,对应地,开设有溢流堰的一侧坑壁上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位于溢流堰的下方,并且进泥口高于排渣口;所述进泥口和排渣口均设有管体,并且所述柔性软膜在进泥口和排渣口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管体相适配的套筒结构。此项技术点是针对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工艺而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坑体内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头位于排渣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坑体为挖掘形成的土坑,并且所述土坑的四周采用锚固沟固定柔性软膜。
进一步的,所述土坑的侧壁为斜坡设计,即:坑体的垂直截面为梯形,上大下小,压力承受能力较强。
进一步的,所述的柔性软膜为聚氯乙烯材质的柔性红膜,柔性红膜中添加了抗紫外线成分,具有抗老化、使用寿命长、耐温性能佳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百欧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百欧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3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组合式MBBR悬浮填料
- 下一篇:一种废水处理曝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