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拆包机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2434.0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4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晴;吴学慧;吴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豪尔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包 支撑机构 抓取机构 塑料膜 底板 秸秆 本实用新型 拆包机 草臂 顶架 液压油缸控制 第二油缸 第一油缸 后塑料膜 连接凸耳 秸秆包 支撑臂 草杆 立架 立柱 取下 省时 压住 油缸 支架 抓袋 省力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拆包机头,包括支撑机构和抓取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立架、顶架、左插草臂、右插草臂、连接凸耳、插草杆和第一油缸;抓取机构包括立柱、底板、支撑臂、第二油缸、抓袋支架、左抓筏、右抓筏、第三油缸,底板与顶架连接,抓取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顶部;本实用新型整个拆包过程由液压油缸控制完成,拆包后塑料膜仍然由抓筏抓紧,塑料膜不会被秸秆压住,此时,工人可以方便的取下塑料膜,塑料膜回收方便,拆包过程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秸秆包拆包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包机头,具体涉及一种秸秆拆包机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随着这一观念的不断推广深入及当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广大农民朋友也意识到这一点,现在,秸秆都在田间打包,然后统一转场运输待下一步处理,秸秆打包需要在秸秆外层包裹厚厚的塑料膜,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秸秆或者碎屑散落,运输到目的地后拆包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秸秆包半径一般在1米左右,拆包时由人持刀割开塑料膜,然后抽出塑料膜,由于塑料膜被秸秆压着,工人很难将塑料膜抽出,拆开取出塑料膜才算完成整个拆包过程,然后再对秸秆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后期利用,如此拆包效率极低,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秸秆拆包机头,拆包方便,快捷省力,大大提高拆包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秆拆包机头,包括支撑机构和抓取机构,抓取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顶部;
支撑机构包括立架、顶架、插草臂、插草杆和第一油缸,立架背面设有连接凸耳,立架顶部设有向前突出的顶架,立架正面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插草臂和右插草臂,左插草臂、右插草臂的顶端分别与立架铰接,左插草臂、右插草臂的底端分别设有插草杆,第一油缸的一端与左插草臂铰接,另一端与右插草臂铰接;
抓取机构包括立柱、支撑臂、第二油缸、抓袋支架和第三油缸,立柱底端设有底板,立柱顶端与支撑臂的一端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抓袋支架的顶端连接,第二油缸的一端与底板铰接,第二油缸的另一端与支撑臂铰接,抓袋支架底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左抓筏、右抓筏,抓筏由连接柱和多个抓钩组成,抓钩的顶部与连接柱连接,多个抓钩均匀间隔布置,第三油缸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左抓筏的连接柱、右抓筏的连接柱铰接;底板与顶架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锯齿条,锯齿条设置在立架的正面,位于两插草杆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挡板顶部与顶架连接,挡板底部通过距套与立架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抵板,抵板设置在抓袋支架底端,位于两抓筏之间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整个拆包过程由液压油缸控制完成,拆包后塑料膜仍然由抓筏抓紧,塑料膜不会被秸秆压住,此时,工人可以方便的取下塑料膜,塑料膜回收方便,拆包过程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秸秆包拆包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抓取机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抓取机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豪尔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豪尔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2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