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吸水减躁功能的城市海绵用墙砖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0704.4 | 申请日: | 201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9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亚南 |
主分类号: | E04B2/18 | 分类号: | E04B2/18;E04C1/40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夏龙 |
地址: | 433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砖体 砖层 墙砖 吸水 海绵 减震层 空心层 减震 本实用新型 辅助功能 防火层 固定槽 吸水层 插块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吸水减躁功能的城市海绵用墙砖,包括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所述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左侧均设置有插块,所述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火层,所述第一砖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吸水层,所述第一减震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三砖层,所述第一空心层的内侧设置有第四砖层,所述减躁层的内侧设置有第四砖层,所述第二空心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五砖层,所述第二减震层的内侧设置有第六砖层,所述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槽。该具有吸水减躁功能的城市海绵用墙砖,相比老式的墙砖,增加了吸水减躁的功能,而且也增加了减震的辅助功能,可以让该墙砖更好地用于被建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吸水减躁功能的城市海绵用墙砖。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而墙砖拥有超强的功能,它不吸附污垢,长期使用也不会变坏,对酸雨也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外墙砖同其他外墙材料相比本身就是抗污较强的建筑材料,它不吸收污垢,在1000℃以上高温烧成,半永久性不变坏,有超强的耐酸性和耐碱性,即使酸雨也不受影响,但是墙砖也有着诸多缺点,比如功能单一,不能减轻噪音,不能够吸水,不能够进行减震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一种具有吸水减躁功能的城市海绵用墙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水减躁功能的城市海绵用墙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功能单一,不能减轻噪音,不能够吸水,不能够进行减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吸水减躁功能的城市海绵用墙砖,包括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所述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左侧均设置有插块,且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右侧均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防火层,且防火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砖层,所述第一砖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吸水层,且第一吸水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砖层,并且第二砖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减震层,所述第一减震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三砖层,且第三砖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空心层,所述第一空心层的内侧设置有第四砖层,且第四砖层的内侧设置有减躁层,所述减躁层的内侧设置有第四砖层,且第四砖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空心层,所述第二空心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五砖层,且第五砖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减震层,所述第二减震层的内侧设置有第六砖层,且第六砖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吸水层,所述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槽,且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底部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的连接方式为卡槽连接,且第一砖体的形状与第二砖体的形状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心层的长宽等于第二空心层的长宽,且第一空心层和第二空心层分别设置在减躁层的左侧和右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水层的宽度大于第二吸水层的宽度,且第一吸水层设置在第一砖层与第二砖层的中间,并且第二吸水层设置在第六砖层与第一砖层的中间。
优选的,所述减躁层设置在第一砖体的中间,且减躁层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四砖层的中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层与第二减震层的内部均高密度设置有弹簧,且第一砖层、第一吸水层、第二砖层、第一减震层和第三砖层呈夹层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吸水减躁功能的城市海绵用墙砖,相比老式的墙砖,增加了吸水减躁的功能,而且也增加了减震的辅助功能,可以让该墙砖更好地用于被建设;
1.设置有插块和插槽,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均设置有的插块和插槽可以让该墙砖更好地被使用;
2.设置有第一空心层和第二空心层,第一空心层和第二空心层可以帮助该墙砖进行减躁隔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亚南,未经李亚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07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