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消化内科检查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9790.7 | 申请日: | 2018-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7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珍;林彰文;卢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珍;林彰文;卢碧亮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5512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药装置 消化内科 给药管 透明弧形板 通气管 本实用新型 活塞 内壁滑动 正面固定 液球 检查 医疗器械技术 旋动 表面开设 使用效率 锁紧装置 食道 活塞杆 刻度线 推动杆 一次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消化内科检查给药装置,包括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给药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透明弧形板,且第一透明弧形板的表面开设有刻度线,所述给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透明弧形板,所述通气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便于使用的消化内科检查给药装置,使消化内科检查给药装置使用更加方便,结构简单,在使用时,能稳定固定在患者的食道中,药液出液球为一次性的零件,当需要频繁更换时,可以通过旋动锁紧装置对出液球进行更换,提高了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消化内科检查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医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各科技大国,国际大型公司相互竞争的制高点,介入门槛较高。即使是在行业整体毛利率较低、投入也不高的子行业也会不断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现,并从中孕育出一些具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企业。因此行业总体趋势是高投入、高收益,医学影像设备是医院医疗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为临床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影像设备作为一个综合平台,对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在消化内科工作中,由于消化器官存在于患者体内,无法通过体表特征准确的诊断患者病情,所以需要某些设备来进行辅助检查或是治疗,传统方法一般采取内窥镜或钡餐来辅助检查,但这些设备功能单一,占用空间大,效率低,也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这给医务人员的治疗工作提高了难度。
现有的消化内科检查给药装置使用不方便,结构复杂,在使用时,不能稳定固定在患者的食道中,而且使用的药液出液球多为一次性的零件,需要频繁更换,当对出液球进行更换时,使用不方便,而且装置的药液出液球处没有药液混合的振动结构,药液不能很快的散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消化内科检查给药装置,解决了消化内科检查给药装置使用不方便,结构复杂,在使用时,不能稳定固定在患者的食道中和装置的药液出液球处没有药液混合的振动结构,药液不能很快的散发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使用的消化内科检查给药装置,包括给药管,所述给药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给药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透明弧形板,且第一透明弧形板的表面开设有刻度线,所述给药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透明弧形板,所述通气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给药管的出液口通过橡胶连接环连通有长软管,所述橡胶连接环的顶部通过导气软管与通气管的右侧相连通,所述长软管远离橡胶连接环的一端连通有膨胀环,所述膨胀环的一侧通过锁紧装置连通有短软管,所述短软管远离锁紧装置的一端连通振动柱,所述振动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给药管的顶部且位于推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通过铰链铰接有震动杆,所述振动柱远离短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药液出液球。
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内嵌连接筒,所述内嵌连接筒的左侧与膨胀环的左侧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内嵌连接筒右侧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外包裹连接筒,所述外包裹连接筒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防脱环。
优选的,所述固定防脱环的左侧且位于内嵌连接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扣紧罩。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消化内科检查给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珍;林彰文;卢碧亮,未经刘珍;林彰文;卢碧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9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肠道靶向给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危急重症医学用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