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硫分析仪优化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8606.7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8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赛恩思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15;G01N1/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温除湿装置 清灰装置 出气口 硫分析 本实用新型 进气口连接 碳硫分析仪 燃烧部件 碳硫分析 切换阀 碳分析 并联连接 测量数据 前端设置 三向接头 酸性气体 分析仪 气路 优化 腐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硫分析仪优化管路,包括燃烧部件、碳分析池和硫分析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灰装置、降温除湿装置和切换阀,所述清灰装置进气口连接于所述燃烧部件的出气口,所述降温除湿装置进气口连接于所述清灰装置的出气口,所述碳分析池和所述硫分析池通过三向接头并联连接于所述降温除湿装置的出气口,所述切换阀设置于所述硫分析池的气路前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碳硫分析池前端设置降温除湿装置和清灰装置,使得碳硫分析仪的测量数据更加精确可靠,同时也能保护管路和分析仪不受酸性气体水溶液的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硫分析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硫分析仪优化管路。
背景技术
碳硫分析仪是通过红外吸收法测量样品中碳、硫元素含量的仪器。主要过程是将样品在高频炉中和纯氧环境下中进行燃烧,使样品中的碳和硫分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由氧气为载体,导入检测部分加以测定,从而确定碳、硫在样品中的含量。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为“ZL201720002619.5”公开了“一种红外碳硫分析仪”,其申请日为2017年1月3日,公开日为2017年8月8日,该红外碳硫分析仪,包括外壳、高频感应加热炉、电子称、托盘、燃烧室、控制开关、反应气体收集管、第一红外检测池、显示器、计时器、摄像头、第二红外检测池、温度传感器和氧气填充罐,所述的外壳底端设有支撑腿,外壳底端内部设有高频感应加热炉,高频感应加热炉上方设有燃烧室,外壳外壁设有电子称氧气填充罐通过输气管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顶端与反应气体收集管连通,反应气体收集管出口端分别与第一红外检测池和第二红外检测池连通,第一红外检测池和第二红外检测池内部都设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避免外界气体对检测分析结果的影响,避免多种气体一起分析引起误差,保证精准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推广。
但在现有的碳硫分析仪实际使用过程中,碳硫分析仪反应气体处理管路还存在如下问题:一、碳硫分析仪在测量碳硫前,都需要将样品进行充分燃烧,而充分燃烧后,除了生成CO2、SO2气体外,样品中的金属元素等也会生成相应的氧化物粉尘,若不将粉尘过滤,则粉尘就会严重污染管道和分析池,导致仪器敏感度下降或造成分析池失效;二、燃烧后的样品中也可能会有水蒸气的存在,而SO2极易溶于水,若在混合气体进入分析池之前未被干燥,则SO2的测量精度则会受到严重影响;三、现有的碳硫分析池在使用过程中,燃烧后的气体会同时进入碳分析池和硫分析池,而在实际测量有机碳时,硫是不用测量的,并且硫分析池的长度长,气体停留时间长,若长期在未使用状态下将具有腐蚀性气体的混合气体通入硫分析池,则硫分析池将受严重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碳硫分析仪优化管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待测气体进行降温除湿和清灰,并通过设置电磁阀的方式限制气流,效果显著,大大提高检测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硫分析仪优化管路,包括燃烧部件、碳分析池和硫分析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灰装置、降温除湿装置和切换阀,所述清灰装置进气口连接于所述燃烧部件的出气口,所述降温除湿装置进气口连接于所述清灰装置的出气口,所述碳分析池和所述硫分析池通过三向接头并联连接于所述降温除湿装置的出气口,所述切换阀设置于所述硫分析池的气路前端。
所述清灰装置包括一个可拆卸玻璃棉架,所述玻璃棉架与所述清灰装置插接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玻璃棉架内的玻璃棉可拆卸更换。
所述降温除湿装置包括一个干燥管和一个蛇形冷凝管,所述蛇形冷凝管下端连接所述干燥管出气口,所述蛇形冷凝管进水口通入循环冷却水,所述干燥管内设置有无水高氯酸镁。
所述切换阀为电磁阀,用于控制气体是否通入硫分析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赛恩思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赛恩思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8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微成像宽光谱测定仪
- 下一篇:洁净安全型粪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