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8533.1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5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易菁;赵明珠;项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优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加装置 土壤修复剂 输送管道 输送泵 土壤修复系统 出液孔 储液罐 土壤层 土壤 本实用新型 头部设置 土壤表层 土壤深层 第一端 滴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包括储液罐、输送泵、输送管道和滴加装置;所述输送泵设置在所述储液罐的下部,所述输送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输送泵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第二端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滴加装置,每个所述滴加装置的头部设置有出液孔。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多个具有一定间距的滴加装置,能够同时向多个方位的土壤内滴加土壤修复剂,且滴加速率相同,使土壤修复剂快速均匀地渗透至土壤层内;滴加装置可以位于土壤的上部,也可以插入到土壤的内部,使土壤修复剂既可以从土壤表层进行渗透,也可以从土壤深层进行渗透;滴加装置的头部和四周均设置出液孔,使得土壤修复剂能够在不同深度的土壤层内进行渗透,有效提高渗透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加之区域发展不均衡性,土壤类型多样性,污染场地特征变异性,污染类型复杂性,技术需求多样性等因素,主要以植物修复为主,并取得许多植物修复技术成果,以及修复植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成果。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中研究运用较多的是:(1)固化-稳定化;(2)淋洗;(3)化学氧化-还原;(4)土壤电动力学修复。目标是污染场地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
联合修复技术中研究运用较多的是:(1)微生物/动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2)化学/物化-生物联合修复技术;(3)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
但是上述修复技术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时效性短、不易操作、治理深度受限,需要人工进行配料、喷洒等,导致修复效果较差,需要反复多次进行修复,导致修复成本高、周期长。
因此,亟需一种治理深度不受限、长效性、易操作的土壤修复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土壤修复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包括储液罐、输送泵、输送管道和滴加装置;所述输送泵设置在所述储液罐的下部,所述输送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输送泵连接,所述输送管道的第二端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滴加装置,每个所述滴加装置的头部设置有出液孔。
优选地,所述滴加装置呈针管状。
优选地,所述滴加装置为耐腐蚀PE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道的第二端设置多个所述滴加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滴加装置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优选地,所述滴加装置设置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还分布在所述滴加装置的四周。
优选地,所述储液罐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储液罐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道的第二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支管道,每个所述分支管道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滴加装置。
优选地,所述输送泵至少为两个,所述输送泵对称设置在所述储液罐的下部,每个所述输送泵对应连接一个所述输送管道,每个所述输送管道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滴加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部设置有转盘,所述储液罐设置在所述转盘上。
优选地,还包括混液罐,所述混液罐通过管道与所述储液罐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储料罐,每个所述储料罐通过管道与所述混液罐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优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优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8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原位注药系统
- 下一篇:用于土壤修复的喷淋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