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氢气过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87838.0 | 申请日: | 2018-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7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锐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77/08 | 分类号: | F02B77/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气 中转罐 第一电磁阀 水气分离箱 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 电路控制箱 排气管末端 汽车发动机 氢气发生器 压力感应器 固定设置 过压装置 主机框架 连接管 上端部 外部 电解产生氢气 抽真空装置 过滤器 表面设置 氢气压强 感应器 净水管 净水箱 有压力 连通 排出 预设 开口 供水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氢气过压装置,其包括主机框架、净水箱、过滤器、氢气发生器、水气分离箱及氢气中转罐,主机框架表面设置有电路控制箱,水气分离箱上端部设置有连接管,水气分离箱通过连接管与氢气中转罐连通;氢气中转罐上端部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固定设置有压力感应器,排气管末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排气管末端部开口用于连接外部抽真空装置,压力感应器及第一电磁阀分别与电路控制箱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净水管供水给氢气发生器进行电解产生氢气,氢气通过氢气中转罐供外部汽车发动机使用,当汽车发动机停止工作后,压力感应器监测到氢气中转罐内的氢气压强超过预设值后,第一电磁阀开启,氢气中转罐内的氢气可从排气管排出到装置外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除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氢气过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清除汽车发动机内部积碳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吊瓶除碳装置,一种是泡沫除碳装置。这两种装置采用的除碳原料均为化学试剂,利用化学试剂的溶解能力清除积碳,由于化学试剂具有腐蚀性,因此,对发动机引擎室内缸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严重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其次采用传统方式对汽车发动机除碳,排出的积碳尺寸较大,容易堵塞三元催化器。
除碳机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发动机积碳清除机,它是利用氢气发生器产生氢气,通过汽车真空管吸入到急速运转的汽车发动机内,利用氢气的还原作用以及氢气体燃烧生成高温水蒸气,对发动机引擎室内表面的坚硬积碳进行湿润,溶解,然后通过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氢离子对表面变软的积碳还原成易于燃烧的碳基物质。
当汽车发动机停止运转后,除碳机仍在运作中,此时,氢气会积蓄在除碳机内,当氢气达到一定浓度后悔影响除碳机内部结构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会导致爆炸事故等情况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排出氢气的防氢气过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氢气过压装置,其包括主机框架、净水箱、过滤器、用于制备氢气的氢气发生器、水气分离箱及氢气中转罐,所述主机框架表面设置有电路控制箱,所述氢气发生器、水气分离箱、过滤器及氢气中转罐分别设置在主机框架内,所述净水箱设置在氢气发生器一侧,所述净水箱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接在过滤器一侧,所述过滤器另一侧连接有净水管,所述净水管与氢气发生器连通;
所述氢气发生器的侧部设置有出氢管,所述出氢管连接于水气分离箱底端,所述水气分离箱上端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水气分离箱通过连接管与氢气中转罐连通,所述氢气中转罐连接有氢气输送管;
所述氢气中转罐上端部连接有不同于连接管及氢气输送管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固定设置有压力感应器,用以监测氢气中转罐内的氢气压强,所述排气管末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排气管末端部开口用于连接外部抽真空装置,所述压力感应器及第一电磁阀分别与电路控制箱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水净化器,所述水净化器固定设置在主机框架底端部,所述净水箱设置在水净化器上方,所述水净化器上连接有供水管及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净水箱一侧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气分离箱上端部固定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组及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鳍片组贴合设置在水气分离箱上,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鳍片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包括粗过滤器及细过滤器,所述粗过滤器及细过滤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出水管连接在粗过滤器进水口,所述净水管连接在细过滤器出水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水箱一侧设置有水位监测管,所述水位监测管上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净水箱上端部,所述水位监测管下端通过管道连接在净水箱下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锐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锐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7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高温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柴油发电机组消音器的隔热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