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排水管预留洞口支模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7101.9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2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治龙;施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连接板 圆管 螺母 紧固螺栓 锁紧螺栓 支撑杆 焊接 钢板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环形侧面 加固装置 螺纹设置 预留洞口 底座板 可调节 下端 支模 穿过 面相接触 可循环 内端面 内环形 稳固性 下侧面 下端面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调节排水管预留洞口支模加固装置,包括钢板、支撑杆、圆管、锁紧螺栓、钢管、底座板、紧固螺栓、连接板以及螺母,所述支撑杆焊接在钢板下端,所述圆管焊接在支撑杆下端,所述圆管环形侧面下部设置在钢管内环形侧面内部,所述钢管环形侧面上部前后两侧均通过螺纹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内端面穿过钢管,且与圆管外侧面相接触,所述连接板焊接在钢板下侧面,所述紧固螺栓穿过连接板,所述螺母通过螺纹设置在紧固螺栓上,且螺母设置在连接板前侧,所述底座板固定在钢管下端面,该设计提高了加固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固性高,可循环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可调节排水管预留洞口支模加固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卫生间排水管预留洞口支模多采用吊模方式,此施工工艺容易操作,技术难度低,深受工人喜爱,但由于吊模后留有铁丝等加固工具留置在浇筑完的预留洞口内,随着时间增长会出现反锈问题,对后期卫生间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渗漏风险,而且吊模使用的模板因板材尺寸较小,加固体系不牢固,浇筑混凝土后,板底多为凹凸不平甚至涨模,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可调节排水管预留洞口支模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固性高,可循环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可调节排水管预留洞口支模加固装置,包括钢板、支撑杆、圆管、锁紧螺栓、钢管、底座板、紧固螺栓、连接板以及螺母,所述支撑杆焊接在钢板下端,所述圆管焊接在支撑杆下端,所述圆管环形侧面下部设置在钢管内环形侧面内部,所述钢管环形侧面上部前后两侧均通过螺纹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内端面穿过钢管,且与圆管外侧面相接触,所述连接板焊接在钢板下侧面,所述紧固螺栓穿过连接板,所述螺母通过螺纹设置在紧固螺栓上,且螺母设置在连接板前侧,所述底座板固定在钢管下端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钢板、支撑杆、圆管以及锁紧螺栓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锁紧螺栓对称设置在钢管环形侧面上部前后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钢管环形侧面上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M6螺栓孔,且M6螺栓孔上设置有锁紧螺栓。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钢板内侧面均对称加工有两个与排水立管相匹配的半圆形槽,所述连接板设有六组,六组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两个钢板下端面内边缘位置,六组所述连接板上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圆管采用20圆管,所述钢管采用48钢管,所述钢板采用10mm钢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圆管环形侧面加工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排水管预留洞口支模加固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钢板、支撑杆、圆管、锁紧螺栓、钢管、底座板、紧固螺栓、连接板以及螺母,该设计实现了现场安装成整体,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加固体系,且能周转利用,基本不存在损耗,符合绿色施工和低碳环保的要求,解决了目前卫生间排水管预留洞口支模多采用吊模方式,由于吊模后留有铁丝等加固工具留置在浇筑完的预留洞口内,随着时间增长会出现反锈问题,对后期卫生间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渗漏风险,而且吊模使用的模板因板材尺寸较小,加固体系不牢固,浇筑混凝土后,板底多为凹凸不平甚至涨模,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的问题。
因添加两个钢板,该设计实现了对排水立管进行密封连接,因添加半圆形槽,该设计提高了扣合密封性,因添加刻度线,该设计便于对圆管的高度进行有效控制,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固性高,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排水管预留洞口支模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7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洞反坎模板组件
- 下一篇:一种外墙洞口封堵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