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控制动系统制动踏板模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7006.9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2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峥峰;马振强;王超;邢鹏;张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7/04 | 分类号: | B60T7/04;B60T7/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浩成 |
地址: | 25205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轴 制动踏板 制动踏板模拟器 角位移传感器 线控制动系统 螺栓 回位弹簧 模拟弹簧 弹簧座 踏板力 制动踏板感觉 模拟器 回位弹簧座 安装调整 螺栓安装 汽车车身 汽车制动 轴承安装 花键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线控制动系统制动踏板模拟器,包括支座、凸轮轴、踏板力模拟弹簧、制动踏板、角位移传感器、回位弹簧、调节螺栓,所述踏板力模拟弹簧通过弹簧座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凸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制动踏板通过花键安装在凸轮轴一端,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凸轮轴的另一端,所述回位弹簧一端安装在制动踏板上,另一端通过回位弹簧座固定于汽车车身上,所述调节螺栓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且所述调节螺栓的末端顶在所述弹簧座的下侧。利用该模拟器,可使驾驶员通过制动踏板感觉,实时、准确的获得汽车制动状况。同时,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汽车工程下的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属于线控制动系统,涉及一种用于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制动踏板力反馈技术。
背景技术
线控技术是汽车智能化及无人驾驶的四大核心技术(精确定位、路径规划、环境感知、线控执行)之一,线控制动系统是汽车线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线控制动系统目前分为电子液压制动系统(EHB)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以电能为能量来源,驾驶员制动意图通过制动踏板单元产生电信号,经数据线传递给制动系统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机驱动制动执行机构,对车辆实施制动。整个系统中没有连接制动管路,结构简单,体积小,信号通过电传播,反应灵敏,减小制动距离,工作稳定,维护简单,没有液压油管路,不存在液压油泄露问题。通过ECU直接控制,易于实现ABS、TCS、ESP、ACC等功能,是制动系统发展的方向。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制动踏板单元与车轮制动器之间没有液压管路,使得车辆的制动状况无法通过液压管路产生的反力反馈给驾驶员,但是制动过程中驾驶员又必须有这种制动踏板感觉,已了解制动状况,所以需要一种装置用来实时模拟制动状况,使驾驶员得到准确的制动信息。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用制动踏板装置就是要完成这一功能。
目前,这种踏板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电液耦合模拟器,该系统包含液压泵、蓄能器、液压缸、电磁阀、控制单元等部件,控制单元根据地面制动力的状况,控制蓄能器通过电磁阀流入液压缸的油量,进而控制油液压力,该液压直接通过液压缸内的活塞反馈给制动踏板,产生于制动力相对应的制动踏板感觉。另一种是采用复合弹簧装置,该复合弹簧安装在制动踏板的下面,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会产生一个非线性的反馈力。以上两种装置各有缺点,前一种结构复杂、部件多,同时存在液压反馈滞后,以及连续踩踏板时,由于电磁阀孔的节流作用,使反馈不灵敏等缺点。后一种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该结构不能准确的反馈制动力状况。本发明旨在克服以上缺点,采用一种全新的结构,填补目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用制动踏板模拟装置的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控制动系统制动踏板模拟器,使驾驶员通过制动踏板感觉,实时、准确的获得汽车制动状况。同时,结构简单,安装调整方便。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控制动系统制动踏板模拟器,包括支座、凸轮轴、踏板力模拟弹簧、制动踏板、角位移传感器、回位弹簧、调节螺栓,所述踏板力模拟弹簧通过弹簧座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凸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制动踏板通过花键安装在凸轮轴一端,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凸轮轴的另一端,所述回位弹簧一端安装在制动踏板上,另一端通过回位弹簧座固定于汽车车身上,所述调节螺栓安装在所述支座上,且所述调节螺栓的末端顶在所述弹簧座的下侧。所述调节螺栓用于对踏板力模拟弹簧进行预紧,或当弹簧座有磨损后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上设有弹簧座固定板,用于安装弹簧座与调节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上设有支座固定板,可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到车身相应的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上设有凸轮轴轴承座,用于安装凸轮轴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上设有角位移传感器固定座,用于安装角位移传感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7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