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下料的搅拌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5403.2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2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绿源(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B01D11/02;A23F3/18;C07G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盘 搅拌桶 下料 本实用新型 搅拌机构 茶叶渣 出渣口 浸提 排出 上下移动 升降装置 转动电机 茶多酚 出液口 初滤 桶体 支脚 转动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多酚提取技术,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快速下料的搅拌桶。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快速下料的搅拌桶,包括桶体、支脚、搅拌机构和滤盘机构。搅拌机构内的升降装置可带动整搅拌结构上下移动,以便于转动电机控制滤盘转动,滤盘向出渣口倾斜,使经过滤盘初滤的茶叶渣由出渣口排出,避免浸提后茶叶渣堵塞出液口,影响浸提液体的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多酚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可快速下料的搅拌桶。
背景技术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稳定性极强,在pH值4—8、250℃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因此茶叶提取茶多酚的过程都需要采用水高温浸提工序。现有浸提作业多在桶体内进行。浸提完成后,茶叶渣和浸提液多为同时排出罐体,然后在进行过滤。由于茶叶渣体积较大,同时排出罐体时,茶叶渣容易堵在出料口,影响下料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下料的搅拌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快速下料的搅拌桶,包括桶体、支脚、搅拌机构和滤盘机构。
所述桶体上面设有入料口和入液口,桶体底面设有出液口;所述桶体的俯视图为矩形,桶体的一侧下端设有一出渣口,出渣口外设有与之匹配的可控挡板结构。
所述支脚安装于桶体下面。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驱动和升降装置;搅拌轴内置于桶体,搅拌轴向上延伸至与搅拌驱动连接,搅拌驱动用于驱动控制搅拌轴转动;升降装置设于搅拌驱动与桶体之间,升降装置用于控制搅拌驱动带动搅拌轴上下移动。
所述桶体位于与出渣口相邻的两侧面下部分别设有一铰接孔,两铰接孔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滤盘机构包括滤盘和转动电机;滤盘铰接于两铰接孔之间,滤盘位于搅拌轴下面;所述转动电机位于其中一铰接孔外,并与滤盘连接,转动电机用于驱动控制滤盘转动;当转动电机驱动滤盘往出渣口转动时,滤盘的一侧抵靠于出渣口的下面。
当浸提作业完成后,开启出液口,使浸提液体完全排出,茶叶渣遗留在滤盘上。接着驱动升降装置带动整个搅拌机构向上移动,转动电机驱动滤盘往出渣口倾斜,打开可控挡板结构,使茶叶渣由出渣口排出。同时操作人员也可通过出渣口清理滤盘。
优选的,所述支脚为伸缩杆,支脚的上端铰接于桶体下面。伸缩杆结构的支脚可进一步调整桶体的倾斜状况,更便于茶叶渣由出渣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可控挡板结构包括挡板和挡板驱动;挡板与出渣口相匹配;所述挡板驱动一端铰接于出渣口侧边,另一端铰接于挡板侧面。
优选的,所述挡板驱动为液压缸或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快速下料的搅拌桶,包括桶体、支脚、搅拌机构和滤盘机构。搅拌机构内的升降装置可带动整搅拌结构上下移动,以便于转动电机控制滤盘转动,滤盘向出渣口倾斜,使经过滤盘初滤的茶叶渣由出渣口排出,避免浸提后茶叶渣堵塞出液口,影响浸提液体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绿源(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绿源(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5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温搅拌罐
- 下一篇:一种设有人孔结构的搅拌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