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性能超薄钢化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3676.3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5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成达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B32B9/00;B32B9/04;B32B3/08;B32B33/00;C03C27/06;C03C17/3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林丽英 |
地址: | 363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化玻璃层 钢化玻璃 珍珠岩棉 新型高性能 防护膜层 二氧化钛膜 疏水涂层 防爆层 钢化玻璃表面 本实用新型 表面设置 玻璃保护 反光膜层 胶粘 贴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高性能超薄钢化玻璃,包括内防护膜层、第二钢化玻璃层、反光膜层和疏水涂层,所述内防护膜层一侧设置有第一钢化玻璃层,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层一侧设置有珍珠岩棉层,所述珍珠岩棉层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层,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层、所述珍珠岩棉层、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层之间均通过胶粘连接,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层一侧设置有防爆层,所述防爆层一侧设置有二氧化钛膜,所述二氧化钛膜一侧设置有所述疏水涂层,该种新型高性能超薄钢化玻璃,设置有珍珠岩棉层,能够有效对钢化玻璃内部起到保护作用,大大提高了钢化玻璃的强度,同时表面设置有内防护膜层与玻璃保护贴膜,能够对钢化玻璃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玻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新型高性能超薄钢化玻璃。
背景技术
钢化玻璃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钢化玻璃是将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软化点的700度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的(通常5-6MM的玻璃在700度高温下加热240秒左右,降温150秒左右。8-10MM玻璃在700度高温下加热500秒左右,降温300秒左右。总之,根据玻璃厚度不同,选择加热降温的时间也不同)。现有的钢化玻璃厚度较大,强度较低,在遇到较大振动时容易碎裂,造成大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高性能超薄钢化玻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钢化玻璃厚度大、强度低,容易碎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高性能超薄钢化玻璃,包括内防护膜层、第二钢化玻璃层、反光膜层和疏水涂层,所述内防护膜层一侧设置有第一钢化玻璃层,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层一侧设置有珍珠岩棉层,所述珍珠岩棉层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层,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层、所述珍珠岩棉层、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层之间均通过胶粘连接,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层一侧设置有防爆层,所述防爆层一侧设置有二氧化钛膜,所述二氧化钛膜一侧设置有所述疏水涂层,所述疏水涂层喷涂在所述二氧化钛膜表面,所述疏水涂层一侧设置有所述反光膜层,所述反光膜层一侧设置有玻璃保护贴膜,所述玻璃保护贴膜与所述反光膜层胶粘连接,所述玻璃保护贴膜表面粘贴有便利贴,所述玻璃保护贴膜两端安装有外防护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涂层厚度为10-15μm,所述反光膜层为透镜埋入式玻璃珠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化玻璃层与所述第二钢化玻璃层厚度相同,均为3mm。
进一步的,所述外防护支架卡合在所述内防护膜层与所述玻璃保护贴膜外侧,所述外防护支架采用ABS工程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防护膜层与所述玻璃保护贴膜表面均设置有所述便利贴,所述内防护膜层采用PP材料压制而成,所述玻璃保护贴膜均采用PET材料压制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珍珠岩棉层,能够有效对钢化玻璃内部起到保护作用,大大提高了钢化玻璃的强度,同时表面设置有内防护膜层与玻璃保护贴膜,能够对钢化玻璃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保护贴膜图。
图中:1、内防护膜层;2、第一钢化玻璃层;3、珍珠岩棉层;4、第二钢化玻璃层;5、防爆层;6、二氧化钛膜;7、疏水涂层;8、反光膜层;9、玻璃保护贴膜;10、外防护支架;11、便利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成达玻璃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成达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3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