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挠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3287.0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9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鸿;张信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2 | 分类号: | F16C11/12;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组件 支架 挠性结构 一端连接 弹性夹臂 同轴枢接 翻转 扣接部 扣接槽 限位槽 轴接 交错 容纳 移动 | ||
一种挠性结构,包括交错相邻的至少一第一转动组件及至少一第二转动组件,至少一第一转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一第一支架,任一第一转动组件的一端具有至少两个具有间隔的第一弹性夹臂及一第一扣接部,以分别容纳并定位于相对应第二转动组件的第一限位槽及第一扣接槽内,至少一第二转动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一第二支架,而第一、第二连杆呈交错设置,分别轴接定位于至少一第一转动组件的一侧,并以可同时移动的方式同轴枢接于第二转动组件的一侧,借以在至少一第一转动组件与至少一第二转动组件相对转动时,使第一、第二支架相对翻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挠性结构,特别是一种安装于可相对展开或翻转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上。
背景技术
传统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折叠式显示器,主要是通过对开式转轴或是多轴式转轴分别接连各个显示器单元支撑件侧边以形成枢设,借以使可挠性屏幕能相对翻转掀起或闭合。而由于现在的电子装置主要是朝向薄型化的方向设计以便于携带,因此,当两个机体相对闭合而使可挠性屏幕位于两个机体的内侧或外侧时,均需要避免可挠性屏幕在弯曲的过程中被挤压或拉扯而造成损伤。
如韩国专利第KR101583481B号的铰链装置和具有该铰链装置的电子装置专利案所示,即显示了一种铰链装置,其主要包括一第一基座,其一端部具有旋转轴孔和狭长轴孔;第二基座,与第一基座彼此相对设置,第二基座的一端部具有旋转轴孔和狭长轴孔;弯曲单元,设置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该弯曲单元包括有多个牵引件和多个连杆,该些牵引件分成两排并使彼此交错相邻的两个牵引件枢接呈交叉状,且在各牵引件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具有上轴孔和下轴孔,在各牵引件的两端部之间还具有中间轴孔,各连杆的一端具有旋转轴孔和狭长轴孔,分别对应每对的一牵引件的上轴孔和另一牵引件的下轴孔,借以将第一销轴接每对牵引件的中间轴孔,将固定销轴接每对牵引件的上轴孔、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的旋转轴孔、以及各连杆的旋转轴孔,将可动销轴接每对牵引件的下轴孔和各连杆的狭长轴孔,将可动销轴接每对牵引件的下轴孔和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的狭长轴孔;以及弹性单元,其容置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中,该弹性单元包括固定杆、可动杆和弹簧,该弹簧介于彼此套接且可伸缩长度的固定杆与可动杆之间,该弹性单元以可动杆轴接该可动销,再以另一固定销轴接于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中以支撑该弹性单元的固定杆;借此,在折叠过程中,各牵引件的第一销围绕着各固定销旋转,而各可动销同时沿着各狭长轴孔移动,并通过弹性单元提供弹性作用,以支撑弯曲单元弯曲成圆形。
通过上述结构,确实可以引导该铰链装置平滑地弯曲呈圆形,并且实现半自动化的功效,再加上上述专利案的弯曲单元类似连杆伸缩机构,虽然在弯曲过程中会有长度变化,但是每个固定销为旋转中心且位于同一平面,所以能减少拉伸柔性显示器而形成保护,再加上弹性单元在弯曲过程会提供弹力以便于弯曲,因而在展开过程也会提供弹力以缓缓展平柔性显示器,同样可以形成保护作用,使柔性显示器在弯曲时不会损坏。
上述铰链装置主要是通过弹性单元在弯曲过程中提供弹力以便于弯曲,并在展开过程提供弹力以缓缓展平柔性显示器,由于此弹性单元的设置,将会增加在两个机体之间能留给转轴容置的间距,因此,会使整体的体积变大,不但不利于电子装置的整体设计,且不符合整体体积逐渐趋向轻、薄的市场需求;并且,上述铰链装置并没有提供可以在翻转的过程中,能使翻转机体自由停滞的机制,无法使翻转机体可以有效定位在任意的角度位置上,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挠性结构,通过在转动件的一端凸出有弹性夹臂的结构,使在弯曲过程中提供弹力以便于弯曲,并在展开过程提供弹力以缓缓展平,同时在机体翻转过程中,能提供摩擦力来产生支撑作用以自由停滞,能有效减少整体的体积并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32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弹簧用球头座防旋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的立体仓储高速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