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节温器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83031.X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6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宜航内燃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廖祥文;刘东 |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温器阀 放气组件 密性检测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充气组件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定位组件 出气口 固定柱 节温器 气压表 进气口 穿过 进气口连接 上端 对称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节温器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对称设有两根固定柱,底座上固定有节温器,节温器内含有节温器阀体,节温器阀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两根固定柱上端分别设有充气组件和放气组件,气组件穿过定位组件后与节温器阀体的进气口连接,放气组件穿过定位组件后与节温器阀体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充气组件上设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放气组件上设有第三气孔和第四气孔,第一气孔和第四气孔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第二气孔和第三气孔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气压表和第二气压表;本实用新型中节温器阀体气密性检测操作简单且检测精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节温器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节温器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节温器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节温器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否则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如节温器主阀门开启过迟,就会引起发动机过热;主阀门开启过早,则使发动机预热时间延长,使发动机温度过低。
节温器中包括节温器阀体,在节温器生产完成后我们需要对节温器阀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防止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节温器中含有细小的缝隙,造成节温器阀体气密性不好,影响后续使用,因此,我们需要对生产的节温器阀体进行气密性检测。
现有技术中的节温器气密性检测中检测装置体积过大不便于携带,且现有技术中气密性检测装置操作麻烦,不同工作人员的检测结果有可能不同,存在操作误差,检测精确度不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节温器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节温器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从而解决了以往节温器阀体气密性检测操作复杂、存在操作误差及检测精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节温器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对称设有两根固定柱,底座上固定有节温器,节温器位于两根所述固定柱之间,节温器内含有节温器阀体,节温器阀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
两根所述固定柱下端均设有定位组件,两根固定柱上端分别设有充气组件和放气组件,充气组件和放气组件均贯穿固定柱,充气组件和放气组件贯穿固定柱后穿过定位组件,充气组件穿过定位组件后与节温器阀体的进气口连接,放气组件穿过定位组件后与节温器阀体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充气组件上设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放气组件上设有第三气孔和第四气孔,第一气孔和第四气孔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第二气孔和第三气孔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气压表和第二气压表。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倾斜固定杆,倾斜固定杆的一端与固定柱下端固定连接,倾斜固定杆的另一端竖直向上弯折,倾斜固定杆竖直向上弯折后连接有空心圆环。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充气组件和放气组件均包括第一空心圆柱和第二空心圆柱,第一空心圆柱和第二空心圆柱之间固定连接,第一空心圆柱和第二空心圆柱的中心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空心圆柱的外径和第一空心圆柱的内径相等;两个所述第一空心圆柱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位于充气组件和放气组件中;所述第一空心圆柱和第二空心圆柱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单向阀。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气孔和第四气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空心圆柱的端部,所述第二气孔和第三气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空心圆柱端部与第三单向阀之间。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及第三单向阀的气体流向一致。
在以上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空心圆环的中心、第一空心圆柱的中心及第二空心圆柱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宜航内燃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宜航内燃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3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检测生产线上产品气密性的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管道真空检漏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