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板吊装加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9335.9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1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可;葛锐;杨明;王涛;方亮来;李海军;张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轴 主动齿轮 紧固板 下横梁 轴承 吊装 本实用新型 从动齿轮 加强装置 上横梁板 复合板 上横梁 丝杆座 腔室 丝杆 啮合 配合运动 一端连接 轴承外圈 活动座 连接轴 稳固性 穿出 底端 拉紧 上套 转动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板吊装加强装置,包括通过吊装轴与下横梁连接的上横梁,所述下横梁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主动齿轮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顶端穿出所述腔室并位于下横梁的上方,第一轴承外圈的底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外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配合运动的丝杆座,所述丝杆座的顶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紧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紧固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与上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一轴承的外圈,使得活动座通过第一转动轴、紧固板和第二转动轴来对上横梁板进行拉紧,极大的增强了上横梁板的安装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吊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板吊装加强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它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复合板,当复合板在进行吊装时,需要使用到复合板吊装器具。
近年来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体现了钢结构在建筑方面的综合效益,从一般钢结构发展到高层和超高层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网壳、网架、桁架、悬索等发展到张力膜结构。
钢结构工程质量的好坏,除材料合格,制作精度高外,还要依靠合理的安装工艺,目前钢结构安装方法主要有:机械安装、土法安装、土机结合安装、顶升安装、提升安装、滑移安装三大类,钢结构从材料采购、制作、安装到成品,对不同的结构都有不同的要求,就安装方法而言,根据工程质量优良、安全生产、保证工期、成本低廉、文明施工方面因素结合各个工程的不同特点制定最佳安装工艺及吊装方法。
现有的复合板吊装器具包括下横梁和上横梁,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个设有吊装通槽的吊装轴,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通过连接板固定有一夹持机构,由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仅通过吊装轴进行连接,使得上横梁的安装稳固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板吊装加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板吊装加强装置,包括通过吊装轴与下横梁连接的上横梁,所述下横梁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设有主动齿轮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顶端穿出所述腔室并位于下横梁的上方,第一轴承外圈的底端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外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连接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配合运动的丝杆座,所述丝杆座的顶端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紧固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紧固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与上横梁连接。
进一步方案,位于腔室外侧的下横梁的顶端面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所述丝杆座的底端位于活动槽内并通过滑轨与活动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槽与腔室之间的下横梁中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第二轴承,所述连接轴与丝杆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
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槽为4个或6个或8个,所有活动槽围绕腔室的外周成环形布置。从而使各个紧固板对上横梁的拉力较均匀,避免因拉力不均而对上横梁造成损坏。
进一步方案,位于相对称设置的两活动槽内的两丝杆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对称位于第一轴承两外侧的紧固板同时相向或相背运动,从而实现拉紧上横梁的目的。
进一步方案,所述主动齿轮套设在主轴上,所述主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腔室的侧壁上。
进一步方案,所述吊装轴上开设有吊装通槽,所述下横梁、上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夹持机构连接。
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伞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9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