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全自动水晶珠串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9016.8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3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蒙臻;盛华龙;史雨;冯凯;倪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44C27/00 | 分类号: | A44C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驱动组件 夹持机构 水晶珠串 八角珠 机械臂 接装置 四工位 串连 夹珠 绕丝 双孔 水晶 底板 钩针 孔洞 旋转移料机构 水晶珠夹具 串珠 尺寸要求 出料机构 工位转换 气动夹爪 切断组件 升降电机 转轴组件 定夹块 动夹块 夹持架 卡位销 升降轮 升降座 水晶珠 弹簧 方轴 滑轨 滑座 轮盘 振盘 磨损 升降 电机 自动化 老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精度全自动水晶珠串接装置。现有串珠装置对水晶珠的孔洞尺寸要求较高,且随着机器的老化,磨损,钩针的精准程度将降低。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振盘出料机构、旋转移料机构、移料机械臂、四工位夹持机构和绕丝打圈机构。移料机械臂包括升降电机、升降轮、升降挡轮盘、方轴、滑座、升降座、转移电机和气动夹爪。四工位夹持机构包括转轴组件、工位转换驱动组件、夹珠驱动组件和夹持架。水晶珠夹具包括滑轨、定夹块、动夹块、夹珠弹簧和卡位销。绕丝打圈机构包括打圈切断组件、碾直组件、打圈架和打圈切断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那个能够实现双孔水晶八角珠的逐个连续串连,实现了双孔水晶八角珠串连的高度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晶串珠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全自动水晶珠串接装置。
背景技术
双孔水晶八角珠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中国传统手工编织品,其凭借精巧的外观设计,多样的款式风格,在窗帘装饰,灯具装饰等装修领域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但在传统手工加工方式中,串珠一般只能以针线的方式进行连结,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成本较高,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市场发展。虽然在电商平台上出现了一些自动串珠机,但这类串珠机自动化极低,需要大量的人工辅助,且串珠的款式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生产效率相对于手工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鉴于上述情况,一些集成度以及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全自动串珠机应运而生。如专利申请号为CN 104057760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窗帘吊坠自动串珠打结机,其主要通过串珠钩穿过珠孔来实现串珠串联。该装置主要由固定,传动,上珠,打结这四个模块组成,其具有部件更换方便,可减少人工工作量,并能够对串珠进行顺序排列等优点。但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其只能实现串珠的垒叠,且难以实现较为复杂的打结方式,但串珠的连结并不只存在丝线连结这种。其次由于其的工作原理,对其串珠的孔洞尺寸上也存在了较大的限制。并且随着机器的老化,磨损,钩针较难像一开始一样较为精确地勾住吊绳。因此,发明一种能简便快捷实现串珠串联的自动化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全自动水晶珠串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振盘出料机构、旋转移料机构、移料机械臂、四工位夹持机构和绕丝打圈机构。所述的振盘出料机构包括振动盘、直振器、输送轨条和出料块。所述的振动盘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输送轨条与振动盘固定。输送轨条的顶面开设有输送滑槽。输送轨条的底面与直振器固定。输送滑槽的入口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连通。出料块的入口端与输送滑槽的出口端固定。出料块的顶面开设有出料槽。出料槽底面的出口端开设有让位通槽。让位通槽与出料块的出口端端面连通。
所述的旋转移料机构包括移料架、移料电机、同步带、同步带轮、张紧块、张紧轴、移料板、滑台气缸、上撑座、下撑座、上夹管、下夹管、光纤激光对射传感器和旋位电机。所述的移料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张紧块与移料架构成滑动副,并通过紧定螺钉固定。所述的张紧轴固定在张紧块上。移料电机固定在移料架上,其输出轴与一个同步带轮同轴连接。另一个同步带轮支承在张紧轴。两个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移料板与移料架构成滑动副,并与同步带固定。所述的滑台气缸与移料板固定。所述的上撑座、下撑座与滑台气缸的两个滑块分别固定。上夹管的顶端与上撑座构成转动副。旋位电机与下撑座固定。所述旋位电机的输出轴与下夹管的底端固定。上夹管与下夹管同轴设置。所述光纤激光对射传感器的发射器、接收器分别固定在上撑座、下撑座上。
所述的移料机械臂包括升降电机、升降轮、升降挡轮盘、方轴、滑座、升降座、连接板、转移电机和气动夹爪。所述的滑座及升降电机均通过连接板固定在移料架上。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且与升降轮偏心固定。方轴与滑座构成滑动副。两个升降挡轮盘均固定在方轴上。升降挡轮盘上设置有升降移板。升降轮位于两个升降挡轮盘内的升降移板之间。升降轮的直径等于两块升降移板的间距。升降座与方轴的底端固定。转移电机固定在升降座上。转移电机的输出轴竖直设置,且与气动夹爪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9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