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密封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78913.7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7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恒;李欣林;龚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久航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徐家豪 |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密封 散热装置 工作腔 散热腔 本实用新型 盖板 侧部设置 加工方便 介质入口 壳体内部 可拆卸的 冷却介质 内部填充 散热效率 放热源 体积小 维修性 功放 壳体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密封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散热腔和工作腔,所述散热腔内部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散热腔的侧部设置有介质入口和全密封盖板,所述工作腔用以固定需要被冷却的放热源,所述工作腔的侧部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加工方便、维修性强、散热效率高、可靠性强、体积小、三防性能良好的全密封功放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密封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一些工作时间较短的功放,其内部器件升温较快,需要短时间内将热量散发掉,传统的方式一般采用强迫风冷和加大散热器两种方式;强迫风冷即通过风扇将器件的热量带走,但是由于强迫风冷需要预先设计好风道,无法达到三防要求,同时需要额外增加功耗;加大散热器即通过传导散热将器件的热量带走,由于体积和重量较大,无法满足设备小型化的要求。
为此,目前有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6535573A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器,该水冷散热器虽然是通过水冷方式冷却,但是该水冷散热器需要循环水冷,不适用于工作时间较短的功放,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再者,这种水冷散热器需要额外的工具或者连接结构与放热源连接,不利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全密封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全密封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具有散热腔和工作腔,所述散热腔内部填充有冷却介质,所述散热腔的侧部设置有介质入口和全密封盖板,所述工作腔用以固定需要被冷却的放热源,所述工作腔还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若干用以增大传导面积的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全密封盖板与散热腔的连接处边缘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全密封盖板采用焊接方式与所述散热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由导热系数高、三防性能好、重量轻的铝合金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加工方便、维修性强、散热效率高、可靠性强、体积小、三防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从底部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全密封盖板)。
图3是图2加上全密封盖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密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全密封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的中部具有一分隔部11,使得壳体10内部具有散热腔20和工作腔30。散热腔20内部填充有冷却介质,本实施例中的冷却介质优选为纯净水,其比热容较大。散热腔20的侧部设置有介质入口21和全密封盖板22,为了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达到全密封效果,全密封盖板22与散热腔20的连接处边缘设置有密封圈23,密封圈23设置在密封槽24内,全密封盖板22采用焊接方式与散热腔20连接,全密封盖板22内设置有便于与壳体10焊接的坡口22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久航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久航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8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循环结构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