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脂注模自动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8723.5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4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洪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合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1/06 | 分类号: | B29C41/06;B29C41/34;B29L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架 树脂注模 自动成型机 变速器 传动齿轮 双向转动 水平转轴 支撑杆 主齿轮 主机架 内框 外框 本实用新型 输出轴连接 主齿轮啮合 壁厚均匀 空心产品 控制把手 模具夹板 驱动电机 外侧设置 轴承固定 保护罩 成型机 输出轴 输入轴 树脂 连动 合格率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脂注模自动成型机,包括主机架、模架外框和模架内框,所述模架外框两侧中部固定有水平转轴,且水平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主机架,所述传动齿轮与主齿轮啮合在一起,且传动齿轮和主齿轮外侧包裹有连动保护罩,所述主齿轮固定安装的变速器的输出轴上,且变速器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所述模架内框外侧设置有模架支撑杆,且第二模具夹板通过控制把手固定在模架支撑杆上。该树脂注模自动成型机,结构小巧,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低,采用双向转动的模架进行设置,生产的树脂空心产品进行双向转动,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保证产品壁厚均匀,能够更好的进行树脂注模作业,促进成型机行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注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树脂注模自动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树脂注模成型机结构体型较大,在生产树脂空心产品的过程中,且操作复杂,并且技术含量较高,合格率较低,同时生产的产品壁厚不均匀。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成型机装置的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树脂注模作业,促进成型机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注模自动成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树脂注模成型机结构体型较大,在生产树脂空心产品的过程中,且操作复杂,并且技术含量较高,合格率较低,同时生产的产品壁厚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注模自动成型机,包括主机架、模架外框和模架内框,所述模架外框两侧中部固定有水平转轴,且水平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主机架,所述模架外框右侧设置的水平转轴上安装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设置在主机架内侧,所述传动齿轮与主齿轮啮合在一起,且传动齿轮和主齿轮外侧包裹有连动保护罩,所述主齿轮固定安装的变速器的输出轴上,且变速器的输入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所述主机架右侧固定有保护架,且保护架内部固定有驱动电机和变速器,所述保护架上方固定有微电脑控制面板,所述模架内框上下两端中部均固定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模架外框上,所述模架内框外侧设置有模架支撑杆,且第二模具夹板通过控制把手固定在模架支撑杆上。
优选的,所述模架外框为方形框架结构,且模架外框长度的一半小于水平转轴到主机架下方横架的距离,同时主机架和模架外框均为不锈钢材质构成,并且保护架焊接在主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模架外框在主机架可360度转动,且模架内框在模架外框上可360度转动,同时模架外框和模架内框的转动速度为18 转\分钟、28转\分钟和38转\分钟。
优选的,所述模架内框为运行型结构,且模架内框中部设置有四组模架支撑杆,且第二模具夹板在模架支撑杆上通过控制把手可滑动调节。
优选的,所述模架内框下方中部固定的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一转动齿轮,且第一转动齿轮与第一主齿轮啮合在一起,同时第一主齿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且第一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模架外框下端。
优选的,所述微电脑控制面板通过电性与第一电机和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且第一电机和驱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二模具夹板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模架调节杆,且第二模具夹板上方的模架调节杆上滑动安装有第一模具夹板,且第一模具夹板上方的模架调节杆上螺接有转动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树脂注模自动成型机,结构设置合理,结构小巧,操作简单,技术含量低,采用双向转动的模架进行设置,生产的树脂空心产品进行双向转动,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保证产品壁厚均匀,同时采用微电脑控制板设置,同时可一人控制多台机械,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更好的进行树脂注模作业,促进成型机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模架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合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合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8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镜片单体的自动浇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浸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