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式指挥系统状态监测与报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78320.0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9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志;邱传飞;田微晴;娄小芳;聂挥宇;周晶晶;涂建华;卢莉娜;瞿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陈丽萍 |
| 地址: | 430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挥系统 报警系统 状态监测 车载式 上位机 监控中心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 设备工作环境 信息采集模块 实时采集 数据信息 无线传输 系统维护 有效监管 状态数据 故障率 时效性 录入 保养 报警 采集 监控 分析 管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指挥系统状态监测与报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设备工作环境状态;数据通讯模块,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无线传输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状态数据;监控中心模块,与所述数据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将实时收到的数据信息上传到上位机;上位机,与所述监控中心模块连接,通过上位机完成各种数据的录入、分析、显示和报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指挥系统状态监测与报警系统能对指挥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管理进行全面的监控,使指挥系统的使用人员对其工作状态能全面、实时的掌握,有效监管系统维护保养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降低指挥系统的故障率,有利于促进其作用的发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式指挥系统状态监测与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指挥系统为是武器系统的神经中枢,是将侦察、指挥控制、火力打击融为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其工作状态的好坏对整个体系作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实时状态检测与定期维护保养是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其完好率的重要保障。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指挥系统发展迅速、大量列装。然而,长期以来,指挥系统装备状态监测与维护保养的管理还基本依靠人工来完成,缺乏远程、实时、高效的状态检测和维护保养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针对指挥系统状态信息的监测和管理,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一是系统的工作环境信息仅仅通过悬挂在方舱内的温湿度表进行显示;二是系统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主要由操作人员使用后在使用记录本上进行记录;三是系统维护保养信息记录主要通过维护保养人员填写纸质维护保养本完成;四是管理人员主要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记录本等方式进行监管。按目前的方式对车载式指挥系统进行状态监测和管理,主要有四个缺点:一是工作环境信息监测不全面,影响装备运行状态除了温湿度之外,还包括空气中的粉尘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等;二是缺乏实时的全过程检测和报警提示,例如当环境温湿度过高或过低、车内出现线路故障等情况时要有报警提示等;三是缺乏实时、智能的信息化统计手段,系统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过程记录等大量现在都是采用纸质的记录本记录,人工填写时容易造成数据出错、漏报、丢失等情况,数据统计和分析比较困难、效率低;四是缺乏直观判断和智能监控,使用人员对设备的工作状态不能全面、直观的判断其好坏,管理人员只能通过现场检查、查看登记统计等方式进行监管,缺乏全过程、实时性的远程监管。
以上四个缺点导致了指挥系统使用人员对其工作状态缺乏全面、实时的掌握,系统维护保养工作时效性、针对性差,缺乏有效监管,致使该系统故障率不断提高,严重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载式指挥系统状态监测与报警系统,能对指挥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全过程、实时的监管,减少其故障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式指挥系统状态监测与报警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设备工作环境状态;
数据通讯模块,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无线传输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状态数据;
监控中心模块,与所述数据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将实时收到的数据信息上传到上位机;
上位机,与所述监控中心模块连接,通过上位机完成各种数据的录入、分析、显示和报警。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上位机包括:
实时检测报警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温度、湿度、烟雾状态、灰尘量、设备工作状态、维护保养状态,如果超过工作环境指标要求,实时进行报警提示;
维护保养状态模块,用于记录指挥系统内主要设备的工作时间、分解结合次数,用于为维护保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8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在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体环境在线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