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停车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78161.4 | 申请日: | 2018-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9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再兴;刘宝军;周正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08 | 分类号: | E04H6/08;E04H6/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框架 停车设备 卷扬机 升降机 搬运器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停车位 竖直 搬运 车辆进出口 打滑现象 方向延伸 回转装置 间隔设置 配重系统 伸缩运动 竖直运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设备,包括:停车框架结构,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停车框架结构的底部设有车辆进出口,沿所述竖直方向,所述停车框架结构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停车位;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用于在所述停车设备内做竖直运动;卷扬机,设于所述停车框架结构的顶部;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连接;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配重系统连接;搬运器,设于所述回转装置上,所述搬运器能够沿水平方向做伸缩运动,所述搬运器用于存放车辆或搬运车辆至相应的停车位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停车设备,搬运车辆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打滑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公交出行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客车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一般车长10米~12米、车重12吨~16吨。城市公共交通高速发展的同时,公交场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公交都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公交场站面积不够,目前主要依靠周边道路停放公交车。同时,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常规平面公交场站占地面积大,利用效率低,已不适应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要求,公交场站立体化成为解决公交场站不足的必然选择。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些立体停车库,但在搬运车辆的过程中,出现了打滑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搬运车辆的过程中,出现了打滑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设备,包括:停车框架结构,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停车框架结构的底部设有车辆进出口,沿所述竖直方向,所述停车框架结构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停车位;
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用于在所述停车设备内做竖直运动;
卷扬机,设于所述停车框架结构的顶部;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连接;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配重系统连接;
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安装于所述升降机上,用于驱动车辆做回转运动;
搬运器,设于所述回转装置上,所述搬运器能够沿水平方向做伸缩运动,所述搬运器用于存放车辆或搬运车辆至相应的停车位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为钢丝绳,分别为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
可选地,还包括:滑轮组件,设于所述停车框架结构的顶部,包括:第一滑轮,所述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后,绕设于所述第一滑轮,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机连接;
第二滑轮,所述第二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卷扬机固定连接后,绕设于所述第二滑轮,另一端与配重系统连接。
可选地,所述搬运器为双向货叉。
可选地,所述升降机包括:平行设置的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
托架,所述托架的顶部设有第三滑轮,所述第一钢丝绳绕设于所述第三滑轮,所述回转装置安装于所述托架上;
导向部,固设于所述托架的两侧,且所述升降导轨插设于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托架沿所述升降导轨做竖直运动。
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为导向轮。
可选地,所述停车框架结构包括:第一停车区域和第二停车区域,所述第一停车区域和所述第二停车区域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且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81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