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7491.1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8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浩;周东;潘米牙;赵永席;朱栋栋;朱发德;廖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田芳;谢怡婷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埋箱 地埋 箱盖 电气设备 支撑框架 支撑框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 便于拆卸 槽体结构 防潮防水 加工条件 金属材质 密封垫圈 密封连接 防尘 可拆卸 耐腐蚀 耐高湿 承压 运输 密封 生产成本 美观 地下 移动 支撑 加工 | ||
1.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装置是地埋箱,所述地埋箱包括箱体(1)、箱盖(2)和支撑框架(6);所述支撑框架(6)设置于箱体(1)内,并与箱体(1)和箱盖(2)内表面贴合;所述箱体(1)和所述箱盖(2)由塑料制成,所述支撑框架(6)由金属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6)包括:
上框架(61)、下框架(62)、横梁(63)、第一侧支架(64)、第二侧支架(64’)、第一外档条(65)和第二外档条(65’);
所述上框架(61)和下框架(62)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侧支架(64)包括底边和与底边垂直设置的两条侧边;所述第二侧支架(64’)包括底边和与底边垂直设置的两条侧边;
所述第一侧支架(64)和第二侧支架(64’)沿垂直方向,相互平行地设置在上框架(61)和下框架(62)之间,并与上框架(61)和下框架(62)固定连接;
所述横梁(63)设置在所述下框架(62)上方,并与第一侧支架(64)的底边和第二侧支架(64’)的底边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外档条(65)与第一侧支架(64)的一侧侧边和第二侧支架(64’)的同侧侧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档条(65’)与第一侧支架(64)的另一侧侧边和第二侧支架(64’)的同侧侧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61)为四边形框架结构;所述上框架(61)内设置至少一条横向加强筋和/或至少一条纵向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62)包括两条平行的外边框和垂直设置于外边框之间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数量是一条或多条,当设置多条加强筋时,所述多条加强筋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架(64)还包括至少一条与底边平行的横向加强筋;若为多个横向加强筋时,多个横向加强筋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侧支架(64’)还包括至少一条与底边平行的横向加强筋;若为多个横向加强筋时,多个横向加强筋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档条(65)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多个第一外档条(65)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外档条(65’)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多个第二外档条(65’)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6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多个横梁(63)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箱盖(2)相互连接的端面设有第一螺栓孔(4)和第一密封垫圈(3),螺栓(5)穿过第一螺栓孔(4)和第一密封垫圈(3)将所述箱体(1)与箱盖(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箱盖(2)相互连接的端面设有第二螺栓孔(41)、第一卡槽(91)、第二卡槽(92)、第二密封垫圈(31)和第三密封垫圈(32);所述第一卡槽(91)和第二卡槽(92)沿箱体(1)与箱盖(2)相互连接的端面四周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槽(91)和第二卡槽(92)分别设置于第二螺栓孔(41)两侧,所述第二密封垫圈(31)和第一卡槽(91)相适配,所述第三密封垫圈(32)和第二卡槽(92)相适配;螺栓(5)穿过第二螺栓孔(41)将所述箱体(1)与箱盖(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地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侧壁设置开口(7),用于布置连接电揽或与其他组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科创新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74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箱